/

淄博潍淄医院手足外科 7小时,残缺的生命又补全了!

齐点淄博 2024-10-26 11:29:37 阅读量:

2024-10-26 11:29:37

      10月16日,李胜达(化名)躺在手术台的床上,略一抬头,看到专家们在他的脚趾上画出的手术线:那崎岖的线条,黑黑的,像一条山脉,起起伏伏,缠绕在他的脚趾上。粗略估算,7个小时以后,大脚踇趾和邻近的二脚趾一部分组织,将被移植到手大拇指上,拇指再造手术届时一鼓作气完成。

       这个场景恍若一梦。李胜达,今年42岁,十年前,生产中一次事故,右手大拇指连带一部分肌肉,生生被撕脱下来,那次惨烈的事故,曾经让他无数次梦魇。那个血淋淋的场面,至今让他心有余悸。一只完整的手,就这样残缺了一指,孤零零地,飘曳在虚浮的人生旅程中。

       “这是我心里的一道槛,永远跨不过去。我不能接受,特别是当我拿笔写字,用筷子吃饭的时候,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法则受到挑战,我就感觉低人一等。当别人低声问:‘手指咋了?’,脸上那种滚烫而表面上又装出无所谓的样子,实在是很痛苦,我内心感觉冲突,沮丧,压抑,我的人生,是不是失败在一根手指上?”李胜达,在他的日记里,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心路历程。那些发黄的纸页,曾经陪他泪湿沾巾。

       手术室的灯光,是通明的,但是又不刺眼,所有的东西,都是透明的。器械,床单,麻醉机,手术服,口罩,手套,纱布,在灯光下焕发生机,它们是“活”的,生命的血液,在这些物体之间流动。

       侯军,淄博潍淄医院业务院长,习惯性地做好手消,检查所有的器械配备,甚至手术室的温度都不放过。今天,他带领着5名年轻的医疗人员,奋战7小时,完成手指全形再造这一使命。

      困难和挑战,不言而喻。

       李胜达手部外伤已经十年,瘢痕粘连,造成解剖层次不明确,施术困难;需要精细再造的指体,不仅要求实现功能的回归,还要实现整体的美观,如果没有对手术精准的把握程度,走错一步,满盘皆输;截取组织,实现接活,需要上下联动,团队配合默契,如果不能实现技术的同步,整个的手术,将会陷入被动,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麻醉声响。当李胜达进入麻醉状态,整个手术室,只有麻醉机传来“嘀嘀”的声音,剪子、手术刀传递的摩擦声音,让周围的环境更加的静谧。每一步,都是精心设计,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每一步都是专业毕现。所需要的脚部组织,在没有损伤脚部功能的前提下,一一被截取,那种一个眼神就能领会的团队协作,让整个的流程行云流水。

       峥嵘岁月,往事悠悠。侯军院长已记不清做了多少例类似拇指再造的手术。攻坚克难,破冰前行。每一次手术,都有每一次手术的挑战,而正是水滴石穿的技术磨练,才让今天的技术炉火纯青,滴水不漏。从一个人作战,到带领团队作战,到带领优秀的团队作战,巅峰对决,这正是一位优秀业务院长的终极所愿。

       血管吻合,在针尖大小的空间内穿针引线,这犹如在纸片上舞蹈,有艺术的展现,更有力量的从容驾驭;骨骼在新的架构内,实现固定、桥接与生长,没有巧妙的设计与融合,再结实的桥梁也会走偏,难以如愿;再生,需要成长力,需要预见组织成长的尽头,就如一列火车,第一次在轨道上运行,我们不仅要预知它的走向,更要预知它会走向何方,能走多远。

       上午8点到下午3点,没有停歇的7个小时的战斗,每个人的心里都燃烧着熊熊的火焰,这股力量传递到手上,手指上,大脑里,心坎里,推动着成功的信念,盎然前行。

       成果斐然。克氏针如定海神针,固定了整个再造手指组织的位置,密密的缝合线,将组织连接在一起,从外表看,几乎看不出是从脚部截取的组织,非常的自然,美观,像是手部受了外伤,被缝合过一样。哪能知道,在这些组织的下面,经历过怎样的风雨雷电,风驰电掣,才“有缘”相聚在一起。

       10月16日下午3点半,李胜达从手术室被推出,意识清醒,表情从容,虽然手部被层层纱布包裹,但是竖起的大拇指,仿若在向亲人和家属宣告:手术成功!

       10月22日,经过一周的精心呵护和治疗,血管吻合良好,通血正常,毛细血管回充盈反应正常,手指再造成功!

       一座新的冰山,被愚公移山的精神征服,乾坤大挪移。一位正值壮年的男士,拥入新生活的怀抱,开启新的生活,奔向远方!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编辑 杨娜娜

一级审核 李月宁

二级审核 崔文涛

三级审核 张笑圆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