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山东】从“飞蝗”到“蚯蚓” 58岁第一书记驻村9年
齐点淄博 2022-08-11 08:37:25 阅读量:
从2012年4月开始,刘昌法先后在淄博市博山区上小峰村、西沙井村、沂源县石柱村、淄川区东东峪村四个山区村担任“第一书记”,刘昌法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选择了留任、留任、再留任,一干就是9年,而58岁的他还准备继续在村里干下去。先后荣获山东好人、中国好人、全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3月31日,刘昌法被授予齐鲁时代楷模。
干出好经验:四法宝+多“动手”
“老朱,你家民宿的空调安了吗?”“大娘,腿还疼吗?先别干活了。”3月25日,走在淄博市淄川区东东峪村,刘昌法对村里家家户户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些情况都是刘昌法一家一户走访记在心里的。每到一个村,刘昌法做的第一件事就要到村里“走亲戚”。“为什么叫走亲戚,因为这亲戚是越走越亲,不走动了还叫什么亲戚。一个身上没有一点土、脚上没有一点泥的第一书记,不是一个合格的驻村干部。”刘昌法解释道。
刘昌法走访的四件法宝
刘昌法的手机透明壳里别了一张小纸片,小纸片上密密麻麻记了很多东西,这是刘昌法走亲戚的四件法宝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笔、便民联系卡和几百元钱。
“联系卡上有我的联系方式,村民可以随时联系到我,小纸片是为了遇到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记下来,如果在村民面前掏出本子他们心里就有隔阂,我也走不到村民心里,也了解不到最真实的情况。钱是为了随时可以帮忙那些需要帮助的村民。”刘昌法说。
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坚持做到“多走、常看、勤问”,挨家挨户访民情,把贫困群众的家底都摸清楚,9年时间记了80多万字驻村笔记。
走访中,刘昌法习惯性地摸摸炕铺,掀掀锅盖。资料片
在刘昌法眼里,“多走、常看、勤问”远远不够,还要“动手”。他每到贫困户家里,总是摸一摸炕铺,掀一掀锅盖。“锅盖下面看看他们吃几个菜、有没有肉,炕铺温度如何,就基本知道这一家最近日子过得怎么样了。”刘昌法说道。
正是在这些走访中,发现西沙井村栾大娘家里没有取暖煤了,刘昌法协调村里帮忙解决送煤,让老人当天生上炉火;和上小峰村任学美大娘交流时,发现老人眼睛红肿、瘙痒、见风流泪,他专门咨询了大夫带回了两种眼药水和一种消炎药,治好了大娘的眼病。
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村民求医问药不便,他自掏腰包问诊买药;为生活不便的老人购置轮椅、配置老花镜;为贫困家庭的学生们争取校车……
干出真感情,从“飞蝗”书记到“蚯蚓”书记一干就是9年
2012年,刘昌法刚刚入驻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时,村民看刘昌法的眼神,有好奇,有不解,更有不信任。小峰村党支部书记牛占月回忆道:“我对刘书记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么瘦的老头能干啥呀,肯定就是来‘镀金’的‘飞蝗’,落一落地就飞走了。”顶着“飞蝗”书记的名字,刘昌法没有太多的解释,勤勤恳恳投入到工作中。
刘昌法(左)到群众家走访。资料片
经过努力,他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富民治村,使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了全省生态文明村、省级旅游特色村,成为全国扶贫改革试点的典型。而牛占月再次感叹:“刘书记就是这块贫困土地上的蚯蚓,松了贫困的土,啃掉了贫困的根。”。从“飞蝗”书记到“蚯蚓”书记,就是对这位第一书记的最大褒奖。
2014年4月,当得知刘昌法要结束驻村离开上小峰村时,34名村民代表联名写信要求留下他们的“蚯蚓”书记,同时也把刘昌法与帮包村群众的心连在了一起。
刘昌法和群众在一起。资料片
刘昌法在第一书记的道路上停下来,一直留任、留任、再留任。2015年7月,52岁的刘昌法再次主动请缨,扛起了博山区石马镇西沙井村的脱贫重担,继续把“第一书记”的责任和使命肩负起来。2017年7月,54岁的刘昌法又主动申请到条件更艰苦的沂源县大张庄镇石柱村继续驻村扶贫,这也是他进驻的第三个贫困村。
当石柱村“第一书记”的任期即将结束时,刘昌法被问及“回去还是留任”,他毫不迟疑地回答道:“当然是留任。”于是,2019年7月,57岁的刘昌法再次踏上了新的扶贫征途,进驻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担任“第一书记”。
9年的“第一书记”道路,无论是“飞蝗”书记,还是“蚯蚓”书记,在他看来,变的是帮包村,永远不变的是“第一书记”的初心使命和对农民群众的深深眷恋。
干出硬成绩 村村有产业
每到一个村,刘昌法都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路子,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
在上小峰村的3年时间里,刘昌法帮助村里成立了山东上峰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财政扶贫资金量化到每户贫困户名下,作为股金全部投入旅游开发公司,使贫困户通过分红有了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开创了“以股份制嫁接改造乡村旅游产业,让贫困农民当股东”的“绿色”扶贫模式。
在西沙井村和石柱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刘昌法从基础设施入手,在西沙井村实施了旱厕改造工程,成为博山区旱厕改造工作的样本和典型。先后为石柱村硬化道路5条,总长4.4公里,改变了村里交通方式。这些只是“扶贫突破口”,修建日光大棚、莲藕种植基地、开发乡村旅游,带领村民扎扎实实脱贫奔小康。
在刘昌法的帮助下,东东峪村民宿发展初见雏形。
2019年,刘昌法刚到东东峪村时,东东峪村民宿发展初见雏形。刘昌法和村委细化了民宿发展规划,以现有的高端带动中低端民宿发展,号召有条件的村民加入其中,2021年,东东峪村预计将再发展10至15户民宿。同时建设酒坊一条街,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饮食文化。接下来,该村将有序统筹开展村庄景区化建设,将明清建筑、农家小院、现代家居合理规划开发,与本土农家特色体验有机结合,把东东峪村打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精品民宿村。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