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山东】潍坊这位第一书记带着患病妻子去驻村 把家“搬进”村里
齐点淄博 2022-08-11 08:38:03 阅读量:
3月31日,山东省潍坊市发改委驻村第一书记牛伟国被授予齐鲁时代楷模。很多人评价牛伟国是扶贫路上的“老黄牛”,牛伟国很喜欢这样的评价,悄悄将自己的微信头像改为一张老黄牛的图片。“这就是我的写照,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呀!”,牛伟国笑着说。
牛伟国(左)和村民在一起。
牛伟国连续两期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不耽误工作,在妻子患病手术后带着妻子一起驻村。8年时间,他让贫困户有了新房和工作,更有了生活的希望,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村民的腰包也鼓了。牛伟国先后荣获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带着患病妻子去驻村 把家“搬进”村
走进牛伟国在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大圈村的家,妻子正在打扫卫生,这个房子是牛伟国为了照顾妻子,租住村民的房子。
2019年,牛伟国来到大圈村任第一书记。但驻村不久,牛伟国的妻子查出患上疾病,需要立即动手术。
一时间,牛伟国万分愧疚,驻村六年来,家中里里外外都是妻子一个人扛下来的,最短一周回家一次,最长20多天才回家。现在妻子需要照顾,但是大圈村各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扶贫工作一环套一环,每个环节都容不得耽搁。
组织上提出替换驻村人选,牛伟国一口拒绝,他说:“脱贫攻坚战一日不胜,我就一日不撤。这点困难我能克服。”
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不耽误工作,妻子手术完第二天,牛伟国就委托亲戚帮忙照顾,自己赶到村里迎接扶贫检查。在妻子出院当天,他就带着妻子一起住到了村里。
本想好好照顾妻子,但是牛伟国一回到村里,便一头扎进了大圈村的日常事务中,经常是妻子做好饭,发信息催着他回家吃饭。“说好的带我到村里是照顾我,最后成了找了个贴身的‘保姆’。”妻子曾经开玩笑地对牛伟国说。
初到农村生活,妻子也不适应,夏天有蚊虫冬天没有暖气,妻子只能每周回城里的家洗澡。尤其是2020年的极寒天气中,平房中的水管冻住了,凉水热水都没了,妻子不知所措,牛伟国却到村里老人家中走访了解取暖情况。
对于这些,妻子只是抱怨几句,仍然做牛伟国最坚强的后盾。来到村里,更进一步理解了牛伟国前几年驻村的不易,理解了他的为民情怀,妻子也成了牛伟国驻村扶贫的好帮手。
现在不光是妻子来了,牛伟国的儿子也成了大圈村的“村民”,每逢节假日休息,他也会来大圈村看看父母,帮助村里干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扶贫扶到点子上 村民都是他的“心头肉”
走在大圈村,牛伟国老远就冲正在盖房子的楚希泉竖起大拇指点赞,楚希泉会意地冲牛伟国笑了笑。
牛伟国(右)和村民在一起。
这样的情景在两年前谁都想不到。楚希泉眼睛残疾,性格比较自卑,为了不碰到熟人,楚希泉总是昼伏夜出,白天从来不出门。牛伟国刚来村里去楚希泉家走访时,楚希泉就故意躲在被窝里不搭理牛伟国。吃了闭门羹的牛伟国也意识到,楚希泉的问题出在心理上,觉得别人都看不起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在牛伟国的“不放弃”下,楚希泉的家门打开了,楚希泉的心门也打开了,他也接受这位牛书记。
经牛伟国介绍,楚希泉到村民的建筑队工作,楚希泉也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现在每月都有几千元的收入。2021年春节,牛伟国专门给楚希泉写了一副对联“牛舞开天瑞 风和大地春”,横批是“共奔小康”,其中蕴含了牛伟国对楚希泉等贫困户的深深期望。
牛伟国(中)和村民在一起。
帮扶楚希泉一家只是牛伟国扶贫路上的一个缩影。为贫困户刘政志一家修房子、办户口、找工作;高守挺腿有残疾,妹妹患精神病,母亲重疾,如今在牛伟国的帮扶下,重拾起了生活的信心。在他的驻村里,每个困难群众都是他的“心头肉”,如何精准施策拔掉穷根子,带领大家共奔小康,是他一直钻研的问题。
牛伟国经常说,“村里的工作没有节假日,很多事情不等人。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和村民在一起”。牛伟国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恶劣天气、疫情防控期间,刘昌法都和村民一起度过。疫情期间,牛伟国和村干部一起值班坚守,大半年都没有在家待过完整的一天。
牛伟国说,驻村这些年自己城里的朋友少了,农村的兄弟多了,但是看到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村民生活越来越好,自己的成就感满满,幸福感更是满满。
精准扶贫 农户有门路村里有内生动力
八年来,让牛伟国花费更多精力的是,如何让农村实现自驱动,贫困户不返贫,普通农户致富有门路,农村发展有活力。
牛伟国刚到大圈村时,张学业的业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企业险些就要关停。牛伟国觉得村里有个企业不容易,不能轻易放弃。于是牛伟国带着张学业昼夜研究相关政策,跑省市有关部门学习政策,对企业升级改造,新上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线,办理相关证书手续,并争取到了社会资金注资。现在业丰机械有限公司成为潍柴集团的一级供货商,年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为百余名大圈村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月收入都在7000元左右。牛伟国说,“一个企业好了就能够带动更多的村民过上好日子,增加农民收入就是我的使命。”
产业发展了,老百姓的钱袋子的就“鼓”了。在石河村原来散户传统作坊制作红薯粉皮,统一提升改造后打捆注册“石河粉皮”商标,建立起从农村到市区的消费扶贫渠道等。短短两年时间,就有12户贫困户脱贫,村人均收入提高1200多元。在大圈村,牛伟国带领村支部一班人制定长远规划——主要发展以大棚樱桃、碧玉猕猴桃为依托的乡村林果种植业,辅以休闲旅游采摘,走好能人带领、党员干部包保,从少数富到群体富、再到全村富的路子。目前,组织发动群众种植200亩碧玉猕猴桃,村南果树种植集中区逐步打造成为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的现代化农场,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