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里的丰收季丨盐水田里长甜虾!这个“十一”虾农老谭丰收忙
齐点淄博 2022-10-08 11:04:18 阅读量:
编者按: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齐鲁大地进入了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时节。近年来,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牢记嘱托,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如今,山东秋粮和各类农产品长势良好,即将交出一张盈车嘉穗的“丰收答卷”。今年的国庆假期,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们走进田间地头、山间海边,与在丰收一线的人们一起,记录热火朝天的收获画面,讲述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故事,展现“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大省担当。
滨州是山东对虾的主产区,大家平时吃到的山东对虾,每两个就有一个产自滨州。
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谭振语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李义方 滨州报道
眼下,正是滨州虾农抢抓虾子收获的季节。
这天凌晨3点半,58岁的谭振语准时醒来,麻利地披件厚外套,然后将捕捞用的虾桶和冰块装上车,兜里揣俩白水煮鸡蛋,便跨上他的电动三轮车,一路摸黑,朝着海边驶去……
谭振语是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渤海水产”)的职工。四年以前,他一直靠在村里开小卖部为生,后来儿子在县城里开了大饭店,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便关了小卖部。可闲不住的老谭没享几天“清福”,就跑到海边起早贪黑干起了水产工作。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滨州是山东对虾的主产区,大家平时吃到的山东对虾,每两个就有一个产自滨州。全市对虾养殖面积共有80万亩,且具有“滨州对虾”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21年,滨州对虾产量突破12万吨,占山东省总产量的65%以上。
而老谭所在的企业,位于山东最北部、渤海湾西海岸的滨州北海新区,这里既是目前国内养虾面积最大的公司,也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天然盐田养殖基地。与其他地方的养殖方式不同,滨州对虾中最具特色的当属盐田虾,且占全市对虾总产量的70%以上。
老谭一个人站在车上用渔网捞虾,站在底下的人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捡虾、倒虾,有的负责装筐、称重,最后抬上运往市场的大货车。
早上6点半,老谭和他所在的12人组成的小团队分兵作战,按他的话说,叫“陆海协作”。老谭是“陆军”,主要负责运输;队长负责每天的安排和调度;还有专门从济宁微山湖赶来的专业捕捞人员,负责海上捕捞。
捕捞盐田虾的船多是只能乘坐两人的小木船,这种船船身小、灵活好调头,每一次从岸边出发到捕捞返回,时间都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只为了保证捕获的虾能够处于活蹦乱跳的状态。
“车跟船走,船到哪里,三轮车就开到哪里。”船靠岸后,老谭两步上船,用渔网兜住捕获的虾,使尽全身力气倒入提前准备好的虾桶,等到装满1000斤的虾时,他再开上三轮车,嘴里哼着歌,晃悠悠地行驶在养殖基地隆起的土路上,开回龙王庙附近的码头。
此时,码头上一片喧闹,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虾企业和个体户已经等候多时了。老谭的三轮车刚一停稳,四五个中年人便围了过来。只见老谭一个人站在车上用渔网捞虾,站在底下的人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捡虾、倒虾,有的负责装筐、称重,最后抬上运往市场的大货车。
在一群男人堆里,风风火火的祁大姐格外显眼。祁大姐是江苏人,今年50出头,每年的8月份到11月份期间,她都“驻扎”在滨州收虾。祁大姐说,她干鱼虾生意将近20年,最初在连云港收淡水虾,后来得知滨州的盐田虾卖得好,于是便“转战”滨州,每天一早收完虾再拉到市场上批发卖。
上午10点,老谭来来回回运了三车虾,每一次都被抢购一空。
渤海水产龙王庙一场的场长王洪德
码头不远处,渤海水产龙王庙一场的场长王洪德还在忙碌着,而他已经将近24个小时没合眼了。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王洪德下意识地摘下了帽子,露出一张长年被海风吹得干皴黢黑的脸。
“今年的产量要比去年同期增产13%左右。”王洪德介绍,“以前我们马山子镇的村民家里都种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十几年前,渤海水产成立后,我们就都变成了虾农,现在年收入至少10万元。”
“这里处于渤海湾海水与淡水交汇处,经过日积月累的天然日晒,周边水域的含盐量远超于天然海水3倍以上。在与海鸟和虾虎鱼的生存博弈中,只有最富有活力的虾才能存活下来。”在王洪德看来,滨州的盐田虾之所以好吃,得益于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天然的生态养殖。“盐田虾吃的是天然的饵料,平均每平米只有3-5只虾,接近于野生的养殖状态,而且要经过120天的足期生长,才能保证虾肉口感Q弹、味美鲜甜。”
据了解,渤海水产目前拥有养殖区总面积22万亩,年可捕捞盐田虾、海参、丰年虫卵等各类海产品近30000吨,建立了盐田虾从苗种培育、养殖、加工到冷链运输全程可追溯的生态产业链,公司产品不仅销往南京、长沙、成都等国内各大城市,并且连续多年出口至日本等国家。
渤海水产目前拥有养殖区总面积22万亩
谭振语面朝大海,放声高歌
临近中午12点,老谭从养殖基地拉回最后一车虾。他和王洪德下午回到公司后,还要忙到六七点才能休息。
记者问他,“您觉得这种黑白颠倒的日子苦不苦?”
老谭骑着三轮车,吹着咸咸的海风,远处的海岸线上矗立着一排排白色“风车”,岸边的芦苇随风摇荡,成群的海鸟在海面上自由盘旋,他乐呵呵地回答:“咱们普通老百姓都能吃苦耐劳,起早捞虾这点活咋能叫苦呢?人要学会在苦中作乐。”
说完,老谭突然停下车,走到岸边,冲着辽阔的大海,大声地唱起歌来,“海变地来地变海,嫩嫩小苗终要长,款款细柳能成材,做梦它做不出个梦儿圆,金盆不会掉下来,不会掉下来……”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