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联合开展增殖放流 携手养护黄海渔业资源
烟台是一座依海而生、因渔而兴的城市。74.52公里的海岸线、506平方公里的海域里不仅蕴藏着丰饶富美的海洋物产,也蕴藏着向海图强的城市梦想。为促进海洋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烟台坚持把海洋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强化海洋空间资源管控,为打造“海上绿水青山”不断蓄力。持续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即是烟台培育“蓝色新动能”、逐渐丰盈“蓝色粮仓”的重要一环。
如今,烟台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已从“浅蓝”驶向“深蓝”。2021年以来,根据中韩渔业联合委员会商谈共识,烟台黄渤海新区连续两年承办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共同养护和合理利用黄海渔业资源,成效显著,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的永久举办地。
政策保障支持 打造中韩渔业合作新亮点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作为中韩海洋生物资源专家组中方组长单位,自2018年开展中韩联合增殖放流,2021年首次将中韩“云同步”联合增殖放流选在了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
烟台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最早开展增殖放流的城市之一,迄今已连续增殖放流37年。
与韩国隔海相望的烟台还有一个称谓——韩国对华投资的桥头堡。在烟台,中韩两国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
在第三届、第四届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中,中韩双方共向黄海投放绿鳍马面鲀、黑鲷、小黄鱼、梭子蟹等经济物种约300余万尾,对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洋生态,带动渔民增收,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有关政策,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已被纳入烟台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丰富活动形式,完善活动方案,中韩双方海洋生物资源专家组也将开展增殖放流绩效联合评估,旨在将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打造成中韩渔业合作的亮点。
作为刚刚批复的四个省级新区之一,烟台黄渤海新区将以中韩联合增殖放流为契机,努力打造中韩海洋渔业合作新高地,建设海洋经济先行引领示范区。下步,烟台黄渤海新区将发挥中韩同属黄海、海洋经济物种相似优势,探索打造优质水产种源国际贸易服务平台,推动种业科技创新与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同时,深入研究RCEP、CPTPP政策,强化对韩海洋货物、服务、投资、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水生生物卫生措施、知识产权等领域合作,不断培育“蓝色新动能”。
转变增殖放流模式重心 形成“大养护”格局
随着两地合作的“官宣”,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增殖放流创新亮点得到了更多瞩目。
积极开展差异化探索,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模式创新,实现了放流重心由“大宗经济物种”向“生态需求物种”的精准转移;推动从“政府主导政府做”到“政府指导全民做”的模式转变,形成的“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案例成功入围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十三五”期间,黄渤海新区共向套子湾海域投放各类水生生物苗种2.33亿单位,有力促进了黄海渔业种群恢复,提升了中韩渔业产业发展效益。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共同行动,渔业是实现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中国作为负责任渔业大国,一直积极倡导和践行全球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建设、海洋伏季休渔、限额捕捞试点等系列措施,不断提升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将烟台黄渤海新区设为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永久举办地,有助于构建中韩两国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和海洋命运共同体。与此同时,这一举措将会更高效、高质地助力烟台海洋发展阔步走向深蓝,把黄海真正建设成为中韩和谐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接下来,烟台将在黄渤海新区设计建造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永久举办地地理标志,打造象征中韩渔业友好合作的城市IP,并结合烟台首届金沙滩海肠节、林牧渔业经济发展论坛、海洋文化艺术节等系列策划,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层级,努力将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打造成深化中韩合作的最佳交流平台,让烟台黄渤海新区成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中一张具有蓝色海洋气息的靓丽名片。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