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里总离不开豆浆机、
电饭煲等厨房小家电生活用品,
上午九点,金山镇崔碾村的孙大娘来到石碾棚里,在碾盘上均匀地撒上玉米粒,用力推起碾磙子,十来分钟的时间,玉米粒变成了玉米碴。
金山镇崔碾村村民孙孝英:“30年以前孩子很小,早上起来占碾占不着,人太多。现在70了,想着喝稀饭的时候,就来碾点儿喝。做地瓜稀饭最好喝。”
石碾,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的一个重要生产工具,是一种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孙大娘使用的这座石碾,是一户崔姓人家于清朝末期安置在此,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金山镇崔碾村村民崔洪学介绍,崔家碾的祖先迁到这以后,为人和善,为了服务四村村民,建起这个碾,碾米碾面都用得着。原先这个村叫中疃,因为老祖宗放在这一盘大碾,以后叫着叫着,就把中疃叫成崔家碾了。如今的石碾,更多地作为一种乡村文化的记忆符号,留存在人们心底。崔洪学大叔今年62岁,小时候家里的主食就是煎饼,母亲在摊煎饼前总要用到石碾,将玉米磨碎,他和父母一起推碾的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崔洪学说:“最早的时候,推碾的这个地方比较繁忙,大人白天还得出工干活,都是早上一早,晚上一晚来推碾。我小的时候都是拿着笤帚和推碾的那个棍子来占碾,谁来的早,笤帚往这边儿占上位。原来的碾比较大,一个人推不动,得两个人推,有一个人推着这边用笤帚扫着,扫均匀以后也碾得均匀,有一个人在这边用力向这边推。”崔碾村的两座石碾,分别位于村西和村东的位置。为了保护这两座石碾,村里专门盖上了碾棚,石碾也经过多次修复,虽然历经百年,还能供村民正常使用。近年来,崔碾村坚持“支部带动、产业促动”发展模式,深入挖掘村史民俗,在村庄的中心位置引入巨型大碾,结合古槐和石碾文化,投资40多万元建成了村里的地标建筑——古槐文化广场。金山镇崔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亮:“我们通过这个环境综合治理啊,2019年把这一块整个的附近这块的小房子全部扒了,整个硬化之后,全部硬化、美化。”崔碾村还在土地复垦、道路修建、河塘清淤上下功夫,逐步将一个地处偏僻、资源贫乏的村庄,建设成田成方、渠通畅、路平坦、树成行、粮丰收、一步一小景的新农村。行走在崔碾村,充满乡土气息的元素随处可见,一些在老旧房屋基础上改造的新居,也充分保留“乡愁”元素。金山镇崔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亮:“下一步结合大碾实体,大碾的农产品体验,包括一些农产品的加工制作,摊煎饼、出豆腐,利用这种文化,结合我们这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采摘这个活动,来带动整个乡村振兴的发展。”
来源:文旅淄博综合临淄云,临淄文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