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方助推全区文旅融合高质量跨越发展
今年以来,全区文化和旅游工作以人大专项评议为抓手,以区人大常委会反馈的3个方面9条意见建议为突破口,深挖问题根源,细化整改措施,全面优化提升,国际化文旅之都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步履更实。
一
聚焦评议,主动谋划,精品文旅项目落地开工
围绕推进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齐长城沿线,策划和建设20个文旅项目,集群成片、齐头并进。红叶柿岩、颜神古镇、岜山、三水源、九龙峪等8个市级文旅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2亿元,截至8月底共计完成投资11.45亿元,占年度总投资额的95.4%。实行重点项目挂包、调度、考核、专班推进跟踪服务机制,促进项目投产。加大与乡伴、朗乡、国家地理营地等知名文旅企业合作力度,联合新旅界、三水源、岜山集团组织全国性的“微度假和康养旅游”高端论坛,成功召开“君到博山”新闻发布会,走进大众网直播间开展“局长带您游博山”,推出“五好”博山文旅,全面展示文旅发展的“博山速度”和“博山效率”。
二
聚焦评议,注重效能,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推动旅游交通全覆盖。不断完善多元化交通网络体系,滨博高速改扩建工程竣工通车,7053次旅游专列换车提速,开通机场客运巴士,建成万福路、岭博路、峨池路等通景道路工程,加快实施国道G205、北山路、海博路、秋谷路通景道路提升改造工程。
二是推动旅游厕所和旅游标识全覆盖。全区新、改建旅游厕所40座,优化内部配套设施,提升厕所文化氛围。区内主要道路沿线旅游标识全覆盖,指导景区做好旅游标识设计安装,为岜山和焦裕禄干部教育学院配套标识标牌。
三是推动旅游智慧服务全覆盖。4A级以上景区全部与省级智慧平台联网,3A级以上景区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等功能。推广智慧化停车服务,在九龙峪、岜山新建停车场3处,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三
聚焦评议,全力突破,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
8月16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成文、副主任王忱一行,对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遍访式调研,对文物长制落实情况开展实地督导。全区560名文物长层层挂包184处文物保护单位和83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聘用26名退伍军人组建文物保护大队,与103名文物看护员共同构筑起了“日巡查、周汇报、月督查、年考核”的四级文物长管理体系。近年来累计争取各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6900万元,修缮齐长城、颜文姜祠等文保单位36处,惠及文博项目61个。以文物保护为依托,深入挖掘孝文化资源,以颜文姜祠为“龙头”建设孝文化旅游圈,围绕一个传说、一个阵地、一个博物馆、一支队伍、一场戏、一首歌“六个一”,弘扬传承中华传统孝文化。
四
聚焦评议,持续攀升,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新突破
4月份,召开全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启动大会,迅速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双挂帅,区大班子领导共同参与,51个部门、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博山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邀请山东大学王德刚教授作专题报告,组织有关部门赴荣成市专题学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实施“旅游+”战略,推进“旅游+工业”,金祥琉璃、西冶工坊、颜神古镇淄博百年工业展等,探索走出了工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推进“旅游+文化”,陶瓷琉璃博物馆、原山艰苦创业基地、焦裕禄干部教育学院、老颜神美食文化街,成为全省文旅新地标;今年5月和6月,连续两次承办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旅游日”活动,并作为“非遗进景区”试点区县来打造。推进“旅游+乡村振兴”,中郝峪村创建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尚房等5个村创建为省级景区化村庄,樵岭前等2个村创建为省级红色文化特色村。
下一步,区文旅系统将继续深挖特色优势,打造集生态、陶琉、康养、亲子、红色、工业于一体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态势,以迎接“大考”和“检阅”的姿态开展人大评议整改落实工作,为博山凤凰涅槃、加速崛起贡献文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