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和旅游部:探索“郝峪模式” 实现脱贫梦想——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郝峪村旅游扶贫案例

齐点淄博 2021-11-23 15:59:56 阅读量:

2021-11-23 15:59:56

曾几何时,中郝峪村还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直到抓住了发展乡村旅游这个“牛鼻子”,逐渐拉动了第一、第二产业,让农村、农业更好地与市场接轨。2018年,中郝峪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扶贫典型案例,2019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郝峪村的成功探索,不仅实现贫困村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而且还成功将“郝峪模式”在内蒙古、重庆等地的脱贫攻坚中灵活植入。

图片

基本情况

图片
中郝峪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淄河上游。地处鲁山主峰之阳,十里桃花溪之尽头。全村共113户、360人,总占地面积2800余亩,其中耕地600余亩,山林面积2000余亩,水域面积160余亩,森林覆盖率96%以上。
曾经的中郝峪村是一个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800元、村集体负债8万元的穷山村、空心村,全村113户中有68户贫困户,贫困发生率60%,中郝峪村是贫穷、落后、闭塞的代名词。

旅游扶贫成效

图片
(一)实现了群众就地脱贫致富
村民年人均收入10年时间增加了12倍,从2005年的不足2000元,提升到人均收入3万元,全村户均存款10万元以上。同时,所有村民都以旅游管理、经营农家乐和销售旅游农产品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了产业工人,年均工资4万以上,实现了就地就业、持续增收。
(二)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
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该村集体收入只有2200元,负债8万余元。随着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村按照经济收益三分之二还给农户,三分之一留作集体收入分配原则,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50万元。目前,养老医疗保险全部由村集体负责,实现了发展成果共享。
(三)完善了基础设施
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战略,完善了微循环交通网络,通过确定村庄特色,明确了村容环境布局、设计与建设标准要求,全村统一组织实施街道治理、农厕改造、庭院改造、房屋立面整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优化了生态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使该村村民了解到生态既是优势,也是增收致富的潜力,提高了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在保护周围山体植被环境的同时,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了“空心村”、旧村改造工程,绿化、亮化、净化和道路硬化、街道治理、河道治理以及改厨改厕工程,彻底解决了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提高了村民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增强了村级党组织战斗力
村委会发扬“雷锋精神”,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参与全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六)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
由于常年从事服务行业,与游客接触多了,整体村民素质得到很大改善,专门制定《中郝峪村村规民约》,实现了村规民约制度化,村民行为自觉化,村民一言一行处处体现乡风文明,近十年来中郝峪村无一例上访,无一例扰乱社会治安案件,更无一例刑事犯罪案件。

主要做法

图片

中郝峪模式可以概况为:“公司运作+单体承包+村民入股”的综合性发展模式。在2003年,村“两委”自筹资金1万余元,集中支持5户村民发展农家乐经济。2011年正式成立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单体承包责任制、村民入股的方式,负责全村旅游项目开发和运营;通过构建农户与公司的利益联结机制,给予全体农民分红和奖励,拓宽了农户的稳定增收渠道;通过公司化经营村庄,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了村组织的公信力。
(一)通过资源整合,打造公司化管理运营模式
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全村的旅游项目开发和运营,公司化运作,单体承包责任运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收费、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的运营模式,不断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项目。通过公司化运营村庄,将整个村庄的资源转动起来,使整个村庄的文明程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公司通过乡村旅游发展,逐渐拉动了第一、第二产业,让农村、农业更好地与市场接轨。
公司运营的所有项目,按照承包方式全部承包给相关业户,业户严格按照指定价格和经营标准,负责搞好接待、服务等工作,业户不得擅自接待客人,针对优秀业户吸引的回头客,公司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鼓励性奖励。公司负责对外宣传、对内运营管理,农户负责接待游客、提高服务水平,中郝峪的乡村旅游驶上了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快车道。
(二)通过折股分红,构建利益共享机制
中郝峪村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共同致富”的理念,通过实施“公司+项目+村民入股”的综合性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全村人人是股东,个个是老板,全村齐心合力做农业和旅游业的新型农村发展模式。通过构建公司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了利益共享模式,将整个旅游资源的收益分配给所有农户。
村“两委”通过村民选出的评估小组对所有涉及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并对全村集体资产进行折股量化,并加入到公司发展中来,让每一个农户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全村按照经济收益五分之四还给农户,五分之一留作集体收入分配原则,2018年,人均分红13000余元,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80万元。公司资产从原来的不足700万元扩大到现在的9000万元,加上无形资产估值,公司整体价值约1.5亿元。

经验启示及未来展望

图片
(一)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量身定制发展路径是精准推动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根本
中郝峪村乡村旅游之所以红红火火,贫困群众快速稳定脱贫致富,就在于充分利用并挖掘当地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特别是凭借当地平均海拔较高、地域生态特色明显、地处生态资源丰富的鲁山脚下的“天然氧吧”的旅游资源,把乡村旅游扶贫这块牌子做大、做精、做强。
(二)公司经营、统分结合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精准推动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中郝峪村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之所以能不断做大做强,关键在于采取了“公司运作+单体承包+村民入股”的公司化经营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郝峪样本,避免了单打独斗形不成大气候,杜绝了农户之间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局面。所以,完善运营机制,实现村企分开、统分结合,是确保乡村旅游扶贫模式能够发挥长远作用的举措。
在未来,中郝峪村的发展不仅仅走出一条新常态下中国农村的新业态、年轻态,也成为全国可复制可推广让所有农民共同致富的新方式、新模式。现阶段中郝峪村不仅有丰富的对内培训经验,还有一定的对外培训经验。可以将此模式推广至全国。第一,在自身发展有余力的前提之下,中郝峪村开展“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村内工作人员积极走出本村,走进全国其他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帮助他们做乡村旅游项目发展规划和运营管理。第二,各地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到中郝峪村进行参观学习,学习其运营管理模式、利益分享机制等内容,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第三,总结中郝峪村的旅游发展经验,提高旅游扶贫模式的知名度,利用网络、电视、报纸、自媒体等多种形式扩大对外宣传,让中国、世界了解其发展模式,学习其发展思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模式。

来源:文化和旅游部网站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