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的文化有多深,你知道吗?
齐国故都的路名
宛如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
凸现了它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含量
每条街路的名字都是历史
看路名,知文化
这里的文化不一般!
快跟小编一起来认认路,识识文化吧~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是周代齐国的第一代国君,被历代帝王尊封为"武圣"、"武成王",民间传太公为神上神。姜太公祠以姜太公衣冠冢为依托而建,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丘穆公祠、封神游乐宫。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山东省一处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近几年,中国台湾地区与东南亚各国的姜太公后裔纷纷来临淄寻根祭祖,八月初三是姜太公圣诞,每年皆举办隆重的大型庆典活动。
桓公台,俗称梳妆台、点将台,秦汉时称环台,魏晋时人称“营丘”。唐代长庆年间建齐桓公庙和管子庙于其上,故名桓公台,实为宫殿建筑遗址,位于临淄齐国故城宫城内西北部,距宫城西墙约300米,北墙约600米,由泥土夯筑而成,地下夯基呈长方形,南北长70米,东西宽86米。
管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管仲墓而建的管仲纪念馆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北山西村,是展示天下第一相--管仲生平事迹、《管子》思想以及历代宰相文化的专题纪念馆,是国家3A旅游景点。该馆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分为馆区和园区。管仲纪念馆是中国第一个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系统展示管仲生平、《管子》思想以及中国历代名相的专题性纪念馆。
战国时期,齐王在稷门外设立了“稷下学宫”,历时150年左右,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被称为我国古代“最早的社会科学院”。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官学为黄老之学。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雪宫台是战国时期齐王会见宾客、游乐的地方,为齐王的离宫别馆。雪宫台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位于齐故城东门外,淄河东岸的临淄区皇城镇曹村(原名雪宫村)以东。现台高5米,南北宽30米,东西长50米。据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它是齐国的宫外之宫,因处齐城雪门外而得名,台东侧立有201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天齐渊,位于牛山西北麓淄河东岸。史有天之腹脐之谓。齐地、齐国亦因此得名。上古时,为天主神祭地。周代齐国至秦汉时,为君主祭天之所在。秦始皇、汉武帝均曾来此祭天祈运。天齐渊遗址是市级重点文保单位,因温泉而得名。曾经的天齐渊四季喷涌,周围风景秀美,后由于地下水位下沉,天齐渊不复当年盛景,周围环境也因开采石料被人为破坏。天齐渊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就是力求恢复历史记载的原貌。现如今,三股清泉从十几米的崖壁上飞流直下,激揣翻腾,水汽蒙蒙,珠玑四溅,水花砸落到山石上,璀璨晶莹,像一朵朵盛开的白梅。
西周姜尚封齐,开创"泱泱大风"的齐国文化。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齐国都城长达800年之久,在先秦的历史上举足轻重。如今,以齐文化为主线,以齐国故都临淄为核心的齐都文化城正演绎着齐国古都风貌。齐都文化城位于太公湖北岸,姜太公铜像以北高台之上,主要包括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聚落和文化市场四个部分,总投资为6亿多元,建筑面积为13.3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保护、研究、展陈、教育、休闲功能为一体,展示齐国各种历史及现代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遄台又叫歇马台、戏马台。关于这个名称的来历,一种说法是,齐国时这里是边疆信使进入都城的最后一个驿站。信使鞍马劳顿来到这里,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因此才有歇马台之称。另一种说法是,当年齐王经常和那些贵族、大臣们在这里赛马,马跑累了即在台下休息,故有歇马台之说。传说台下平地就是先秦时代齐国军队操演集合的地方,也是国家赛马场。田忌赛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牛山,位于临淄城南7公里处,海拔 174米,山体植被丰茂,山顶林木郁秀。山并不怎么高大,然而在齐国故都临淄,算得上“名山”了,且以“春回牛山雨蒙蒙”之名句,被列入“临淄八景”。 山上建有中国宰相馆、管仲像等。
在临淄,还有很多以齐国名人、
名胜、古迹名称命名的街道、单位、公园等等,
处处都体现着齐文化的源远流长。
来齐国故都,一起品味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