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出品影片《坚守1200秒》在黄河口(中国)红色电影大赛获得院线电影类最佳影片奖

齐点淄博 2024-09-29 10:28:27 阅读量:

2024-09-29 10:28:27

2024年9月27日,一场旨在展现红色文化与电影艺术完美交融的盛事——首届黄河口(中国)红色电影大赛颁奖典礼,如约在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璀璨上演。

赛事概况:星光熠熠,佳作纷呈

本次大赛由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东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袂主办,中共东营区委宣传部、东营市电影家协会、山东东营金盾司法学校共同承办。其背后的强大阵容,彰显了社会各界对于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度重视。自去年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全国影视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征集作品数量接近700部,展现出我国电影人在红色题材创作上的勃勃生机与深厚底蕴。

大赛设置了涵盖院线电影、纪录片、公益片、微电影等多个类别,共计十余项大奖。其中,最佳纪录片、最佳公益片、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编剧等重量级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那些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历史情怀,成功诠释红色文化的优秀作品及创作者。

院线最佳影片奖及获奖作品

作为本次大赛的焦点,院线电影类最佳影片奖花落《我和母亲的故事》《铁门关》《坚守1200秒》三部佳作。这些影片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精湛的表演和精良的制作,生动再现了红色历史的波澜壮阔,让观众在光影世界中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与无私奉献。

获奖影片《坚守1200秒》介绍

由中共沂源县委宣传部、山东梁氏精彩文化等联合制作的影片《坚守1200秒》是一部铭记峥嵘岁月,弘扬沂蒙精神的影视作品。影片以真实事件为基础,再现了战争年代的艰难与悲壮。影片讲述了1942年山东军区八路军的一支特务营与日军在对崮山惨烈坚守20分钟,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的英勇故事,展现了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和家国情怀。

图片

影片根据《沂源抗战记事》中真实故事改编。那是一段挥洒着血泪的历史,当这一历史故事艺术地呈现在银幕上的时侯,伴随着《这就回家》的主题曲,观众可以逼真地感受到那段惨烈而真实的1200秒。在炮火连绵的环境中,每一秒都成了八路军战士坚守的动力,也成了观众们难以忘怀的每一秒。影片以其丰富的思想性,艺术地为我们再现了那一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坚守1200秒》观影简评

回家,回家……(山东理工大学张玉霞  陈晶晶)

影片以“坚守1200秒”来命名,将20分钟的血战化为每一秒钟,一是体现了战争的艰难与残酷,二是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地让观众产生了一种紧迫感和代入感。每一秒钟里都有无数的战士倒下,每一秒钟里又有无数的战士顶替上来,前仆后继……1200秒,仿佛走完了人的大半生。影片为我们再现了在敌军大规模包围的危局中英勇儿女们浓烈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影片以一个后代的口吻讲述自己姥爷的抗日故事,饱蘸情感的旁白为故事情节进行恰当地解读,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也增加了影片的真实和亲切感,使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体味与感受影片中的情与事。观影中,你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情感的充盈与流动。它仿佛是一条条血流遍地汇成的河,你明眼可见;它又像是一股股积聚力量的暗流,悄悄拨动着每一位观者的心弦。

图片

    《坚守1200秒》塑造了特务营战士的英雄群像及其崇高的精神品质。小战士虎子的胆识超人,英勇杀敌;包杆子的大义凛然,豪情万丈;护士刘丹面对爱情的羞涩,面对战友阵亡的恻隐,面对百姓帮忙最真诚的感谢,斗体现了一位女战士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让人钦佩。徐静同样是如此,她敢于在炮火漫天的战场上不放弃任何一个伤兵,至死想的都是没有完成组织的任务,营救出伤员。教导员和营长以及这里的每一位战士都刚正顽强,坚贞不屈,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令人崇敬的伟岸身影。影片中的细节也处处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特务营所到之处都有百姓在村口迎接,他们为表达对八路战士的感恩,送上自家准备的粮食,军民鱼水情的力量生动地展现了出来。栓子他娘承受着痛失亲子的悲怆,依旧去帮助医疗队清洗衣物,在大部队重伤员转移不了时,老人家主动请求照顾病重的伤员,最后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影片通过这样的情节和细节塑造了众多的平民英雄,赞颂了战争年代普通人民群众的英勇无畏,他们亦是走向胜利的坚定力量。       影片多次运用特写镜头来表现战士们的风骨,也唤起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情感。栓子死后营长严雨霖带给他妈妈的长命锁,在镜头锁定的那一刻,老母亲被日军射死长命锁又一次出现在镜头中,掉落在地,让人潸然泪下。运用这一象征性的道具,有力地表现出了坚实的情感纽带。生命在战争中虽然脆弱,但有着血浓于水的关联和感受,正是这种难以断裂的情感,让影片有了更多的情感张力。教导员在临死之际,颤颤抖抖用钢笔在党员证上写下最后的文字,留下三个银元从容赴死。特写镜头又一次聚集在物件上:这是一名党员的宣言,这是崇高而坚定的爱!忠诚党和国家的暖流缓缓流淌,为了伟大事业而献身的崇高信仰跃然银幕。
       影片的高潮是八路军在对崮山与日军作战的场景。沂源一带的风貌,沂水、对崮山的青葱林木以及风土人情都清晰可见。而那些篮子,铁锹,铁铲以及简陋的筑事工程与日军的装备、堡垒,中国式炮弹与日军的炮兵部队都形成了鲜明对比,烘托了敌我力量的悬殊和战争的真实惨状。同时,影片还写了人物的大危机之前的斗嘴,吵闹,用诙谐的手法来化解战争的紧张局势,形成了一种剧情上的放缓和跌宕,并为之后的情节走向蓄力。此外,影片的语言幽默风趣并融入了方言元素,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也加重了影片的悲剧色彩,每一次嬉笑,插科打诨都是为最后牺牲增加无限悲凉的底色。影片还运用心理蒙太奇,回现人物生前的音容笑貌与可亲可爱,让画面有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回家——死亡场景的象征意义。影片中,每一位战士在生命的最后几秒里的心愿都是“回家”。回家,这两个字用重复蒙太奇一遍遍在影片中出现,成为抗日将士们的希冀——希望回家。这时,回家,仿佛有了千钧之重。正是因为国破山河,他们无以为家,遍地遭受欺凌,他们家园尽毁,所以一次次地渴望回家的心情与话语不断重复让影片的家国情怀更加浓郁。这些战士常年征战,抗击敌寇,直到生命最后的时刻,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这些普普通通的战士用自己的鲜血一次次捍卫了中华民族永远不倒的长城!他们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是大写的英雄!回家,要去告诉那些等候的亲人;回家,要歌唱着胜利的欢歌;回家,铮铮铁骨的战士们,我们这就回家。……历史铭记了这些悲壮,今天,我们所有的人同样在心里营造了一座家园,让他们常驻,不再离开。


图片

图片

图片

沂源地区电影票预订、组织集体观影或集体购票,请联系:13220693069(微信同号)梁金镇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