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明天开始,淄博将持续30天……
明天(7月20日)
将正式进入今年的“三伏天”
据悉
2025年三伏共30天
比往年缩短了10天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7月30日-8月8日
末伏:8月9日-8月18日

“三伏”是按农历计算,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干支纪日法中带“庚”的日子称为“庚日”)为“入伏”,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为“出伏”。“头伏”和“末伏”的长度是固定的,均为10天。“中伏”长度则由立秋节气与其后首个庚日之间的间隔决定,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今年的三伏天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7月20日为近十年最晚入伏日。
“三伏”是一年中
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段。
“三伏”之热,
闷热、潮湿,
就像在蒸笼和烤箱里一样。
中医十分重视伏天养生。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王文明指出,传统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之中,最能把身体的寒气排出来的机会就是三伏天。
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酷暑的时期,自然界阳气最旺,而人体的阳气也达到最高。河南省中医院中医骨病科主任医师郭会卿表示,正是冬病夏治祛除身体寒气的好季节。
很多人以为“伏天里要一心防暑”,正好相反,伏天最要提防的反而应该是“寒”。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建萍主任说,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所以说,入三伏后莫要贪凉!
来源:鲁中网
编辑:李冠群
一级审核:张君
二级审核:王璇
三级审核:许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