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富民兴桂 谱写发展新篇

齐点淄博 2022-08-08 10:57:00 阅读量:

2022-08-08 10:57:00


图①:钦州港口岸大榄坪作业区。
  李府阳摄
  图②:柳州市融安县的小朋友穿着民族服饰,欢庆“三月三”佳节。
  滕以洪摄
  图③:百色市右江区六丰村村民在晾晒八角。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图④:动车组列车行驶在八桂大地上。
  陆秀廷摄

加强基层党建 引领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庞革平

“我同意!”“我也同意!”

在贺州市昭平县五将镇良风村村部大楼里,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就村里即将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进行意见征集。面对愿意无偿提供自家土地用于项目建设的村民,驻村第一书记黎元津感慨:“村民们如此配合,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展的道路也更顺畅了。”

曾经的良风村并非如此和谐。良风村全村510户2100人,在贫困精准识别中建档立卡的就有206户907人,被列为贺州市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村。基层党组织一度软弱涣散,脱贫攻坚步履维艰。2019年,驻村工作组组长万增会认定:“一定要抓好党建工作这一首要任务,以党建促村建、以党建促脱贫。”

誓言立下,行动跟上。驻村工作组建立完善日常学习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党员贫困户共建”等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019年9月,良风村党组织整顿完毕,2021年1月,经过换届选举,良风村成立新的党支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十年来,广西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强优组织”“头雁提升”“先锋培育”行动,打造过硬的基层党组织、过硬的带头人队伍、过硬的党员队伍,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推广机械化作业 农业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祝佳祺

在南宁市宾阳县的现代蔗业示范区,随着甘蔗收获机的推进,过人高的甘蔗被切割成段,收进车前斗内,甘蔗叶则被分解成碎渣。不一会儿,成片的甘蔗就被收获干净,蔗叶渣成为反哺土地的天然肥料。

“一台甘蔗收获机,两人配合作业一天能收100吨甘蔗,相当于70到80人人工砍收的作业量。”示范区负责人柯小清算起了农业账,“更高效的作业让农事安排更从容!”

看着印着“柳工”标识的收获机,柯小清说:“为了种好甘蔗我们做了很多功课。以前我们都用进口机械,实际用了才发现国外机器到国内可能水土不服,售后维修也不方便,现在大家都说国产农机更实惠好用。”

在农机“实惠好用”的背后,是制造企业的务实创新。2016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针对国内小地块、小行距等作业情况研制出集料斗式甘蔗收获机,投产后受到了一致好评。今年,针对收割刀片伤蔗根的问题,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微波技术,减少对创面的伤害。

从2011年到2021年,广西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加上坚实的制造工业做后盾,全区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了近25个百分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了约33个百分点。在广西,无论是种蔗还是种粮,机械化作业比例越来越高,规模农业的经济效益也在逐步显现。

文化惠民措施实 乡风文明气象新

本报记者 郑 壹

“喝水有人帮打井,探路有人当指针。全靠有党来领路,共把乡村来振兴。”还未迈入来宾市象州县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大门,一声声婉转的山歌就已飘荡入耳。正在深情演唱的是当地壮族山歌传承人秦学依和她的两名学生。

壮族山歌是壮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把日常对话编排成歌,相互对唱而形成的特色民族文化,以即兴发挥、讲究押韵为特点。近年来,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传承基地,举办歌手培训班,推动山歌进校园、进社区。同时,把歌手志愿者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宣讲队。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2021年共举办各类文体活动42场,丰富了乡亲们的文化生活。

象州县图书馆依托馆藏资源,在县城内打造了“象州阅读空间”和“古郡智慧书屋”两个新型文化空间。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内,不同门类的书籍被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入口处配备了智能借还机,方便群众自助借还书籍。“我们努力为大家提供便捷、多样的文化资源。”来宾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莫远征说。

十年来,广西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22年,广西预计筹措资金1.06亿元,实现区内113个市县公共图书馆、123个市县文化馆、117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4个市级美术馆免费开放。

医养结合新模式 养老服务更贴心

本报记者 张云河

“稀奇稀奇真稀奇,拿人鼻子当马骑。打一日常用品。”“眼镜!”在南宁市五象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大学里,一群老人正在兴致勃勃地猜谜。乐在其中的吴奶奶笑呵呵地说:“在养老院里,我日子过得很舒心。”

近年来,广西持续完善养老服务基础建设,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吴奶奶入住的五象养老服务中心有2000张养老床位,其中200张床位用于安置政府兜底对象,广西中医药大学还帮其组建了专业养老服务团队。

刚入院时,因为罹患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吴奶奶手脚关节变形,长年卧床,生活无法自理。针对吴奶奶的情况,五象养老服务中心为其提供了全面健康养老服务。护士长黎海连说:“我们运用针灸康复治疗等方式,缓解老人的病痛,教吴奶奶在床上借力自主翻身,解决了翻身起坐的问题。”

十年来,南宁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先后被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以及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如今,广西建成100个县级以上示范性养老机构、300多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28万个各类养老服务设施;高龄津贴惠及124.3万老年人;超过18万特困老年人纳入政府供养范围……建设更为宜居康寿的广西,成为壮乡儿女的共识和行动。

加强环境保护 守护绿水青山

本报记者 李 纵

漓江本是桂林山水之魂,但十年前,由于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生活生产污水直排漓江,作为漓江支流的灵剑溪和南溪河等也受到污染,甚至一度沦为黑臭水体。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必须保护好漓江生态。桂林市城管委排水工程管理处负责人莫碧琨做排水工作已经30多年了,这几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治理黑臭水体,桂林城里很多井盖他都翻过。“翻井盖的目的是了解污水从哪里来。以灵剑溪为例,我们翻井盖后发现污水可能是从酒厂来的,我们就对沿线的村庄进行走访,找到了污水源头。”莫碧琨说。

就这样,通过一个一个地翻井盖,一路查看地下管网,桂林市对污水直排灵剑溪的14家小作坊实施了整治,对灵剑溪上游的蒙正村等170多个养殖户近9万平方米养殖面积进行了迁移,解决了造成黑臭水体的源头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年来,广西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总体良好,2021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5.8%;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3%;人工林面积超过1.36亿亩。如今,广西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库之一,并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30日 08 版)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