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40天!疾控中心发出提醒!
明天(7日)5时将迎来“小暑”节气
到了7月11日
也就是本周日
将正式入伏
今年入伏时间是7月11日,“三伏”时长40天。
7月11日至7月20日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至8月19日为末伏。
疾控中心提醒市民
在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同时,在7月份还要重点做好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及菌痢、流行性乙型脑炎、布病、狂犬病等传染病及高温中暑的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感染对象
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病毒引起的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口腔粘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可伴有发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感染对象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要培养儿童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对玩具、餐具、毛巾、便器及厕所等进行清洗消毒;托幼机构、学习等集体单位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和隔离治疗病人。
其他感染性腹泻及细菌性痢疾:
把好病从口入关
流行性乙型脑炎:
重者或出现呼吸衰竭死亡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当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经过14天潜伏期可发病。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筋、脑膜刺激症状,重者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出现呼吸衰竭死亡。
在夏季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遇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抽筋等症状时,应及早去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救治良机。
高温中暑:
职业人群合理安排工作制度
高温中暑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
专家称,市民要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并做好防晒措施;职业人群要合理安排工作制度,做好个人防护,补充含盐的水分;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
盛夏七月,中小学校陆续开始放暑假,疾控专家表示,此时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防止在游泳、嬉水时发生溺水事故。同时,居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生活节奏;家庭使用空调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7℃,相对湿度在50~60%;平时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以防感冒发生。
三伏天养生做好“十个一”
帮您健健康康过夏季
一个温度26℃:空调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8℃。
一小时步行:走路运动适合夏季,每天快走30分钟-1个小时,以微微出汗为宜。
一杯茶:茶叶中富含钾,喝茶不仅能解渴,还能帮助消除疲劳。
一个午觉:夏季气温高,睡眠容易不好。补个15-30分钟的午觉,让下午有个好精力。
一杯温水:水别等渴了再喝,经常小口小口喝杯温开水。建议每天喝水量最好多于1200ml。
一颗苦瓜:中医认为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暑之效。不管是烧、炒还是凉拌、煲汤,只要能把苦瓜做熟且不失“青色”,都能达到去火的目的。
一碗绿豆汤:绿豆汤既能补充水,又能补无机盐,还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一周喝2-3次,每次1碗即可。
一次泡脚:睡前用40℃的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一个穴位:三伏天闷热,人容易被湿邪侵袭。可以经常按按足三里穴,有助运化水湿。
一次静坐: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老人的夏季心烦指数比年轻人更高。
暑热天气
注意及时防晒补水
分享提醒家人吧~
来源:济南时报、海报新闻、济南疾控微健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淄博科教
视频号:有点淄博
抖音号:新视窗
(保存图片,使用抖音app扫码,加我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