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胶州:“五大振兴”绘就乡村发展锦绣画卷

齐点淄博 2022-10-27 14:05:54 阅读量:

2022-10-27 14:05:54

围绕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胶州市依托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挺起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锦绣画卷。

特色产业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胶州市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点燃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重量级项目纷至沓来,擎起产业发展“龙头”——

由丰益国际集团在洋河镇投资的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从最初投资3亿美元到连续三次增资达到18亿美元,从最初发展粮油加工贸易到目前发展成为了青岛最大的外资项目和全国业务板块最全的综合性食品产业园区,创造出“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食品产业,壮大一个特色园区,形成一个发展能级”的食品产业发展新模式。

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由上合建发产业投资(青岛)有限公司负责项目运营,主要建设辣椒综合商贸、综合农批和盆景花卉贸易、香料市场和商业配套三大板块。项目以辣椒特色产业为核心,建设国家级香辛料交易平台及定价中心,同时联合香辛料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头部企业,大力发展香辛料进出口贸易,推进我国和上合组织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展销深度合作。一期项目预计明年7月份投产,整个项目预计2027年交易额达到600亿元。

胶州市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功能、挖掘多元价值,构建起传统产业发展新格局。胶州大白菜是胶州市“红黄黑白”四大特色优势产业的主导产业,“孕育”出大白菜品种276种,自主选育并通过国家登记的大白菜品种居全国之首。2021年,胶州大白菜突破35万吨,辐射带动全市大白菜增加产值近2亿元,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示范带动全市“红黄黑白”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胶味领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擦亮,“里岔黑猪”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胶莱大葱”“胶莱大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目前,全市拥有青岛市级以上各类农产品品牌118个,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44个,青岛市级54个。完成“胶味领鲜”商标注册,授权27家生产经营主体使用。打造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28个,胶州大白菜、里岔黑猪作为青岛名品,进入到国宝级品牌行列。打造九顶莲花山、绿村示范园等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30多处,建成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5个。

聚智引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胶州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培育引导、要素保障、资金拨付等方面给予支持,广聚天下英才——

2021年7月19日,青岛威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始人王大伟表示:“这是好政策好领导的扶持、是全体员工共同的努力才有了企业的今天。”2007年,21岁的王大伟回乡创立了青岛威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一步步将企业打造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自企业创立起,王大伟先后安置退伍军人200余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余人次,带动10余户经济困难家庭脱贫致富。

胶州市从全市“两代表一委员”中选聘了258名企业负责人担任“乡村致富经理人”,进村进行调研、授课,洽谈致富项目。目前已研究制定致富项目98个。认定54名科技特派员深入镇村,开展技术下乡活动。成立工友创业联盟,涵盖胶州创业带头人、农民工之星、胶州优秀工会企业等,已发展首批成员单位38个。

精神文明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文明的乡风民风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为促进村民文明习惯的养成,胶北街道律家庄新村充分调动村庄各类典型的积极性,组建了“卫生清扫队”“巾帼爱心义工队”“技工义工队”“治安巡逻大队”“水滴义工团”5支志愿服务队伍,每周义务清扫村庄环境卫生,每周到孤寡老人家中以及村庄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义务打扫房间、拆洗被褥、帮厨做饭,按照“当天下单、当天完结”的原则上门为村民义务提供家电家具、线路网络、电脑故障处理服务,每天24小时对全村安全隐患进行巡逻排查,利用节假日期间义务监督村庄不文明行为,并为成绩落后的孩子补课……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律家庄新村摸索出了一条村庄管理新路径,实现了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形成了“学好人、当好人、建好村”的良好氛围,依托慈善基金、志愿服务活动等渠道,解决处理生活小事和邻里琐事,逐步打造了“帮扶助困、爱老敬老”品牌。

生态宜居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胶州市铺集镇谭家埠村的大路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成为村民傍晚散步消食的好去处。“以前村东侧有几处水沟,臭得很,下雨时水沟都连成一片,到处都是烂泥巴,没法走。”村民王伟强说。

变化,源于胶州市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谭家埠村也在整治清单中。经过前期调查,村庄主要污染源为村内生活污水、周边散户畜禽养殖污染和生活垃圾等。“病根”找到了,接下来就是“治病”。2021年8月,谭家埠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面铺开,同年11月份治理工作完成。

“环境好了,大家都受益,政府帮咱们,咱们自己也不能闲着……”“是啊,今后要再看到有人乱排污水乱丢垃圾都上前劝阻一下。”村民们纷纷表示。

乡村振兴工作,生态宜居是关键。胶州市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巡查检查、上级反馈、公众举报等方式发现新产生农村黑臭水体83处,并采取了截污控源措施。截至目前,完成省级平台治理验收14处,县级治理51处。

在此基础上,胶州市对81个村庄进行了绿化提档升级,共栽植各类绿化树种70000余株,用绿化美化点亮美丽乡村,使得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多年以来,胶州市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全域统筹,城乡环境大提升”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整体推进、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市级领导“四不两直”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并及时通报促进整改,推动城乡“颜值”“气质”不断提升,为打造极具生态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打实基础。

头雁领航滋养乡村振兴“新”活力

有一个好“头雁”,才能领出一片强“雁阵”,带出一方大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基层党组织起到的就是“头雁”的作用。基于此,胶州市大力开展“头雁领航大比武”活动,邀请百余名新村书记登台“亮绩”“赛绩”的同时,持续深化党组织领办“乡村夜校”,已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培训2800余次,培养农村技能人才5517人,人均增收5000余元,蹚出了一条乡村共治共融共富的“胶州路径”。

胶北街道店子新村后寨网格临近工业园区,外出务工人员多,为切实解决村民“打工缺技术、想学没时间、培训费昂贵”等实际困难,网格党支部书记徐光明依托“先培训、再拿证、后退补学费”的补贴政策,以支部领办、党员带头方式办起了“乡村夜校”,带领村民免费学技能、长本领。累计有231名村民取得了育婴师、中式面点、家庭餐料理、电焊等专业的中级技能证书,占全村劳动力的62.7%。村民王少芬通过在“乡村夜校”学习技能,成为月收入4500元的育婴师;取得了高级电焊工证的村民冷云、李全岗就职于青岛市达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月收入8000—9000元;村民冷晓霜在2021年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式烹调组的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养老服务驿站与村民达成意向,对村失智失能老人进行日间照料,按照中级工的工资收入,累计每年可以帮助村民增收138.6万元。

胶州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开创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记者 曲一鸣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