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生活新变化|朱彧瑶:小蛤蜊撬动大产业

齐点淄博 2022-11-06 14:59:18 阅读量:

2022-11-06 14:59:18

作者:朱彧瑶

青岛人对“蛤蜊”有着特殊的情怀,“吃蛤蜊、哈啤酒”也成了这座城市的专属味道。而青岛人的“蛤蜊情节”里,一直无法割舍的当属红岛蛤蜊。这里有“一挖一麻袋”的欢乐,更蕴藏着山海间那“小蛤蜊撬动大产业”的能量与激情。

在我记忆里,挖蛤蜊最常用的工具是耙子。它的形状不同于常见的那些耙子,它是用钢筋制作而成,前部是一排尖齿,可以把海底的蛤蜊和泥沙一起挖起。后部呈兜状,能滤除泥沙,剩下蛤蜊。一个挖蛤高手可以在低潮的两个小时内挖到五六百斤。受条件限制,收获的蛤蜊当天就要卖掉,因为时间长了不新鲜就容易吃坏肚子。那时不少渔民们通过挖蛤蜊、卖蛤蜊补贴家用,虽然辛勤劳作,但是收入并不宽裕,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到了20世纪90年代,渔民们不用靠挖蛤蜊挣钱了,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化养殖。产量逐年增长,养殖、捕捞、销售为一体的蛤蜊养殖产业链初具规模。以红岛街道西大洋社区为例,当时社区4274位居民中,有近1000人从事蛤蜊养殖产业。同时,蓬勃发展的蛤蜊深加工产业打破了蛤蜊储运的瓶颈,红岛蛤蜊开始远销国内外。如今,走进红岛当地的水产公司,蛤蜊自动去皮机早已代替了人工,扒好的蛤蜊肉经过自动清洗后再进行包装,技术自动化正加速产业变革,渔民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2004年,城阳区举办了首届青岛市红岛蛤蜊节,自此红岛蛤蜊搭上了旅游的便车。如今,蛤蜊节已成为岛城市民所熟知的重要旅游节会之一,给红岛带来巨大的人气和创收。2019年第十六届蛤蜊节期间,红岛街道五大景区6天共接待游客12.5万人,带动了餐饮、包装、电商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集蛤蜊捕捞、养殖、加工、休闲于一体的蛤蜊产业链条。2022年,红岛街道打造了以活力城阳之“蛤蜊·潮”为主题的第十七届红岛蛤蜊节,挖蛤蜊、吃海鲜、赏民俗贯穿节会始终,美学市集、星野屿营地等板块的设置让蛤蜊节愈发时尚化,为旅游业、餐饮业等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创新性地把红岛蛤蜊节这样一张“老名片”打造成城阳文旅的一个“新爆点”。

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态风起云涌。对于红岛当地渔民和企业而言,新模式打开了一片广阔的蓝海。2022年以来,红岛街道以“党建+新农人计划”力促新业态经济发展,打通产品的供应链、营销链和物流链,打造集体、居民与企业的三方共赢合作平台,有效促进了集体和居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如今在红岛,手机正成为“新农具”、电商正成为“新农活”、数据正成为“新农资”,于方寸屏幕之间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的昔日渔岛,正阔步迈向“新蓝海”。


来源:“学习强国”青岛市城阳区通讯站

作者: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办事处 朱彧瑶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