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感拉满!“双智”淄博再升级
“平均车速提高28.21%,平均碳排放降低23.81%……”12月13日,在全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第二批双智试点城市报告》,淄博“双智”试点城市建设经验作为工作亮点被写入报告,标志着淄博“双智”试点城市建设再次取得新突破。
所谓“双智”试点城市,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开展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试点城市项目。2021年5月,确立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为“双智”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同年12月,淄博同重庆、深圳、厦门等10个城市被确立为第二批试点城市。
“双智”试点两年,淄博做了什么?
“双智”试点城市启动建设以来,我市成立了淄博市双智试点工作专班,积极推进政策体系完善、行业标准制定、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应用场景打造,在智慧基建、5G通信、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生产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尤其是基础设施布局方面,淄博已建成全线26公里的独立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建成5G基站9299个,实现主城区、区县城区5G全覆盖;创建山东省智能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也是我省唯一一家智能汽车领域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参与制定7个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标准,让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众所周知,“双智”试点城市的典型特征是,以城市基础设施为载体,在试点区域实施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构建全要素、全时空、全感知道路,通过智慧城市信息与车端感知系统的数据整合,支持城市公众出行辅助应用及示范区域自动驾驶应用。
也就是说,“双智”试点城市要有“智慧的路”通达,也要有“聪明的车”驰骋。
先说说“智慧的路”。
在此次交流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琳分享了我市“双智”试点城市建设情况,淄博“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应用”项目案例就是“智慧的路”的典型代表,其创新做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淄博公安交警借助“双智”试点城市创建契机,在全国首创“智行淄博”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成为全国首个车路协同全域规模应用城市、首个全域推行交通信号灯动态实时导航的城市,全市205条线路、1059个红绿灯路口实现了绿波协调,路口信号优化率达到 100%,通行效率及节能减排效益显著提升。据南开大学城市污染防治研究中心测试,使用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相关路段平均车速提高28.21%,平均碳排放降低23.81%。
市公安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淄博烧烤”爆火出圈,进淄赶“烤”的游客涌入。期间,全市道路交通畅通有序,系统的研发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车流量激增的背景下,高德智能交通CT实时诊断显示,淄博市交通健康指数最好时攀升至全国第3位。值得一提的是,“智行淄博”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在近日举行的2023中国(郑州)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大赛上,勇夺全国第2名,荣获一等奖。
再说说“聪明的车”。
淄博装备制造业发展史已有70多年,近年来,淄博通过政策引导着力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快速发展。在我市分享的“末端低速无人车商业化应用”项目案例中,淄博发挥无人智能装备制造优势,拓展构建多场景联合城市治理模式。比如,舜泰汽车是通用线控底盘技术优势企业,处于无人智能装备细分领域前列,市场覆盖20多个国家与地区,目前已在济南、淄博、湖南长沙等地投入近百台车辆,开展规模化运营及测试,行驶总里程超7000公里,淄博市已累计投放各类智能网联汽车74辆,无人驾驶消杀车、无人驾驶环卫车等“聪明的车”已经上路“服役”。
淄博“双智”试点城市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双智”之路如何行稳致远?
淄博市“双智”试点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制定完善包括产业扶持、道路测试与示范、通行便利、应急预案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政策,探索“双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模式,推动“车城网”平台建设,汇聚全省、全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优势资源,开展联合攻关,完善从关键技术研发、中试验证到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的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乘着全国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建设的东风,淄博“双智”试点城市建设,正把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张姝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