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年说临淄“龙”】齐文化典籍中的“龙”

齐点淄博 2024-03-08 16:56:58 阅读量:

2024-03-08 16:56:58


SPRING FESTIVAL



1、齐鲁“龙”之战

据《左传》记载,齐、鲁之间,有个城邑,叫“龙”(在今山东泰安市城区东南,岱岳区北集坡街道一带)。春秋前期属于鲁国,春秋晚期、战国时期属于齐国。公元前589年春,齐顷公姜无野率军伐鲁,围攻龙邑。齐顷公宠臣、齐国将领卢蒲就魁(姓卢蒲,名就魁),身先士卒,奋勇攻城,不幸被俘,被龙邑人杀害,碎尸在城墙之上。齐顷公大怒,亲自击鼓,齐军奋力攻城,三天就夺取了龙邑。

 

2、临淄牛山曾有“龙斗”

据《管子》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当政期间(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5年),临淄牛山以北,有两条龙在天上搏斗(可能是龙卷风)。管仲借机大做文章,大造舆论,引来八方诸侯来齐国朝拜。

 

3、打龙旗,要过河

据《管子》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军队有九种旗帜(或指示牌),即“九章”。第三种旗帜(或指示牌)是龙旗(或龙牌),用来指示军队涉水行军。

 

4、周天子赐给齐桓公龙旗

据《管子》记载,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时,周天子曾赐给齐桓公有九条流苏(丝织的垂饰)的龙旗,以表彰他尊王攘夷的功绩。即“龙旗九游”或“龙旗九旒”。

 

5、蛟龙得水,君获民助

《管子》中有三条关于“龙”的论述。管仲认为,君主像“龙”,民众像“水”,蛟龙得水,才发神威,君主只有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实现理想抱负。管仲还认为,“龙”可大可小,可显可隐,暗示齐桓公要能屈能伸,随机应变。

 

6、横木龙蛇

据《晏子春秋》记载,春秋晚期(公元前548年至公元前500年),齐景公曾在齐都临淄城内的公宫西边(疑似今齐都镇付家庙村一带),建有大水池。池边的木构建筑,横梁上饰有龙、蛇的花纹。

 

7、最早的龙舟

据《晏子春秋》记载,齐国相国晏婴曾对齐景公讲历史,提到:春秋秦穆公(公元前660年至前621年在位)时,曾建造过龙舟。——这是我国关于“龙舟”的最早记述。也就是说,在屈原投水(公元前278年)之前三百多年,中国就已经出现龙舟了。这显然颠覆了人们“屈原投水之后,人们纷纷驾小船去营救屈原,后来形成了赛龙舟活动”的说法。

 

8、龙韬

反映齐国元君、兵家之祖姜太公军事政治思想的兵书《六韬》,第三章为《龙韬》。

 

9、君王如龙头

在《六韬》中,姜太公将君王处身治国之道,比喻为龙头。认为优秀的君王要像龙头一样,高瞻远瞩、明察秋毫,行为稳重、谦恭、内敛,不乱说、不张扬,像天一样高不可及,像渊一样深不可测。

 

10、雕龙奭(shì)

战国时期,齐国人、著名稷下先生邹奭,用文章阐发、解释阴阳五行学家、著名稷下先生邹衍的学说(邹奭是邹衍的学生或儿子),气魄宏大,语言华丽壮美,齐国人送了他一个绰号——“雕龙奭”。



 (临淄区文物局文保中心   姜健  供稿)



图片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张姝制作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