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齐点淄博 2024-03-24 15:59:02 阅读量:

2024-03-24 15:59:02

      3月23日,记者从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获悉,3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召开。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成功入选,我市沂源县沂河头遗址为其组成部分。

沂河头遗址

沂源县沂河头遗址是跋山遗址群2023年的最新发现,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沂河头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工作。

图片

沂河头遗址发掘现场

沂河头遗址位于沂河上游沂蒙山区腹地,坐落于沂河南侧二、三级阶地之上,三面邻水,南侧为石灰岩山体。遗址海拔约260米,行政区域隶属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街道沂河头村,西距沂河头村直线距离约630米。沂河头遗址在2023年沂河上游旧石器考古调查首次发现,沂河头遗址地表采集和发掘出土石制品共计800余件,石制品类型丰富,初步观察石制品多以断块为主,石片、石核、工具次之;制作石制品原材料包括白色脉石英、灰褐色燧石、浅黄褐色石英砂岩等。出土有典型的尖状器以及刮削器等。工具修理多以石片为毛坯,正向加工修理方式,修理疤痕明显。

相关链接:

图片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

跋山遗址群是对以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其发现和研究已初步构建起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1万年的考古文化序列。

图片

跋山遗址的发现为寻找更多时空范围内的旧石器遗址提供重要线索。目前已在沂河上游区域发现包括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以及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址80余处,包括沂河头、水门、葛庄及南黄遗址等。其中地层堆积最为厚重的水泉峪遗址初步测年数据为距今2.09~6.5万年,涵盖细石器和简单石核-石片两个文化传统,其与跋山遗址至少保存了1.5万年的重叠地层,石器面貌具有明显继承发展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细石器所在层位采用两种测年方法进行测定,初步数据集中在距今2.4和2.8万年两个阶段,使山东地区成为华北南部地区早期细石器技术出现的区域之一,为探讨东北亚南部细石器起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证据。

图片

跋山遗址群的发现系统完善了海岱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和旧石器技术发展过程。跋山遗址使用石英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的文化特点,发展到距今约3万年水泉峪遗址出现细石器技术,经凤凰岭遗址、扁扁洞遗址传承发展,而后开启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明化进程。

跋山和水泉峪为代表的跋山遗址群完整揭示出距今10~2万的地层剖面,在时空上完整展现了古人类连续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将散布在周边地区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的石英旧石器遗存完整连接起来,揭示了晚更新世华北、华中乃至华南地区旧石器文化传统的一致性,说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长期连续发展的特点早在旧石器时代便已显现。

首次揭示出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充分利用,生动再现为应对冰期、间冰期交替出现带来的环境变迁,远古祖先不断调整适应策略及维生方式的历史场景。

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对建立东亚早期人类与文化持续演化发展提供重要证据。连续文化堆积,无间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均展现出本地区人类的连续发展历史进程,直接否定了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清楚展示山东地区乃至东亚早期人类与文化持续演化发展的路径。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张姝制作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