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地理,上学顺便旅游是真的吗?
各地高考成绩将于近日陆续公布,又到了一年一度紧张刺激的填报志愿环节。 听说很多网友都很好奇,地理人是不是可以上学顺便旅游,今天地理君主打一个专业对口,带大家了解地理专业中最令人激动和期待的野外考察。
用地理视角看世界
横断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月 植物绘图/李茜 鸟类绘图/肖白 制图/萧关 通常来说,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与其生境条件的复杂性呈正相关。在横断山地区,高山、深谷、大河纵横交错,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研究生物物种分化和适应辐射的理想场所。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方”的学问,而“地方”是由地质、气候、动物、植被、土壤等要素错综而成的综合体。 因此地理学工作者需要深入野外考察,并将观测和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带回室内整理分析,撰写各个考察领域的报告。 而后将这些不同放面的要素综合起来,纵向深入与横向鸟瞰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再加以推测和想象,才能尽可能重新恢复这个地方的总体风貌。
见证洪荒时代的遗存
野外考察是对话远古、思考求证的过程。 板块推移,海陆更替,地壳升降,岭壑变换,尽管人类很难察觉地球这种永恒不断的运动,但经过亿万年地质时代的累积,地球表面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 而这种演化的历史,正是通过我们能看到的各种岩石、地层以及赋存于它们中的古生物化石来解读的。这些岩层多在地下深处形成,地壳上升以及风雪流水的侵蚀使它们得以暴露,并形成一个个天然的断面,这就是地质学中常说的剖面。
延庆国家地质公园中的恐龙脚印化石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9月 摄影/杨孝
比如燕山,作为横亘在中国版图的咽喉要道,袒露着环太平洋地史中的一个断面。这里的岩石、流水、小道,无一不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携带的信息,将我们带回数百、数千以至数十亿年前。 漫步于此,可以看到跨越30多亿年地质历史的岩石序列,从沉积岩、岩浆岩到变质岩,仅沉积岩,就包括了石英砂岩、碳酸盐岩、含煤碎屑岩、红色砂页岩等类别;可以看到经历构造运动后的岩层形态,从水平、倾斜、直立以至倒转;还可以看到侵蚀改造下的地貌景观,白云岩的岩溶峰丛、砂页岩的赤壁丹崖、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沉积岩层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9月 摄影/杨孝
如果这些尚不足以引发你的思绪,那些至今仍保留在其生长地的巨大树桩、谷地两旁清晰可辨的恐龙足迹,还有那保持着垂死挣扎姿态的孔子鸟化石,一定会让你觉得在地史面前,人类的存在只是一瞬。
赞叹万千生灵的神奇
野外考察是探索未知、发现秘密的过程。走进自然的怀抱,你会发现广阔的天地之间,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无尽奥秘。
世界上的植物,人类已经探知的有35万种之多。像动物一样,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存习性和分布规律。 植被带随海拔及纬度变化模式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9月 绘图/萧关
在平原地区,从赤道向极地进发,纬度增加,植被也随之变化,从热带雨林的高大乔木到北极地区的苔原,植物学家把这种分布规律叫作植被的水平地带性。
在山地或者高原上,植物随着海拔高度导致的气候变化,又会有另外一种被称为植被垂直地带性的规律。
海南的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4月 绘图/张晓鸥
被众多雪山所环绕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因复杂多变的地形、气候和特殊生态环境,形成了独特多样的植被群落及其与众不同的分布规律。 从雨林到苔原,从千果榄仁到喜马拉雅高原芥,在东喜马拉雅南坡,更是分布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青藏高原以分布其上的百余种植物打破了人们头脑中荒原的印象。
波拉山口怒放的杜鹃花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4月 摄影/陈业伟
在澜沧江源区,地质构造形成的特殊生境造就了这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腹地,冈底斯地块之上,经历过漫长的海底沉积阶段,孕育了大片的红砂岩,这种岩石非常容易被风和水这些外力侵蚀。 澜沧江源区支流众多,对岩石的侵蚀作用明显,河谷和山脊的海拔高差有时达上千米,形成了石山、高原草甸、高原湿地和河谷森林……这里多样的生境为各类动物提供了丰富而广袤的栖息空间,使澜沧江源区拥有丰富的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 雪豹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6月 摄影/董磊 雪豹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大型猫科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现仅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群山之中,是这里山地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种,位于食物链顶端,雪豹种群的健康也标志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喜马拉雅旱獭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6月 摄影/董磊 喜马拉雅旱獭,这种体态肥胖的高原啮齿类动物在澜沧江源区遇见率极高,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
白唇鹿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6月 摄影/董磊 白唇鹿是澜沧江源区一种重要的食草动物,它们喜欢成群在林间空地和林缘活动,嗅觉和听觉都非常灵敏。由于蹄子比其他鹿类宽大,适于爬山,有时甚至可以攀登裸岩峭壁。
科考之极,探访“世界屋脊”
一部自然演化史,一部科学探索史,进展于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工作,堪称史诗级别的宏大叙事。 尽管就体量而言,以一两百年的时间去解读五六千万年以来大高原的前世今生确实缺乏可比性,但可贵的是,人类拥有探索未知的勇气。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10月 供图/张荣祖 1966年的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中,地质学家们考察珠峰地区的地壳构造。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10月 供图/张荣祖 1966年的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中,测绘人员测量珠峰的海拔高度。
作为晚新生代以来最重大的地质事件,青藏高原的演化史,已成为国际地质界的研究热点。同时,青藏高原演变的意义,也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地质之谜。 学术界多认为,高高耸立于对流层的青藏高原阻挡了行星环流,形成了以高原为主的季风环流,即高原季风,它深刻地改变了亚洲乃至全球气候。 在高原隆起之前,我国的自然地理很简单,仅仅因为纬度原因,气候南热北冷,西部并不干旱,东部也不湿润。高原强烈隆起之后,我国因此形成了东南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类型,可以说青藏高原重塑了中国现代地貌。 明净高远的珠穆朗玛峰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第三极特刊 摄影/旦增尼玛曲珠
如下一些重大事件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相关:中国东南地区避免了沙漠化命运,成为雨量充足气候湿润的鱼米之乡,但代价是亚洲中部变成了雨量稀少的干旱中心,分布着几个广阔的大沙漠;来自西北的气流将当地黄土漫天刮往东部,从而在我国中部偏北堆积起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形成了长江、黄河等大型水系的目前格局。 从黄河、长江、黄土高原、西域、江南这些充满感情的地理名词可以看出,科学家所进行的青藏高原隆升研究并非一个冷冰冰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在探究中华民族生存空间之形成。 青藏高原已被科学家走遍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第三极特刊 地图编辑/陈云 有关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路线已然覆盖了青藏高原全境,截止到2018年,中国科学院在青藏高原及“泛第三极”地区所布设的地面野外观测台站也已达到37个(其中中国境内19个,在境外布设了18个),这张地图只标注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青藏科考路线,以及截止到2018年在青藏高原中国境内建设的地面野外台站。
每种伟大文明的诞生,都需要一个友善的地理容器,它们鼓励或限定人类智慧的发展,使之呈现不同的精神面貌。 也许我们该感激青藏高原壮丽的抬升:天旋地转,风云殊途,山川重组,日后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才成为孕育中华民族的理想摇篮——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河流深远,万物虚席以待。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后台删除。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张姝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