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89《清风传家》第三十一期 节俭戒奢 持廉守正——晏婴家风故事
“不学礼无以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样的家风,千年传承,泽被后世
“母亲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希望你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牺牲的”
这样的家风,热血铸就,弥足珍贵
“勤奋 俭朴 求学 务实”
“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这样的家风,来自千千万万家庭,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优良家风
《清风传家》
学史以明智,鉴古而知今。11月份,我们将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风故事,一起感受修身立德、尚俭戒奢、持廉守正、勤政为民的优秀家风。
我是讲述人崔钰靖,现在临淄区纪委监委工作。今天要讲述的是晏婴的家风故事。
晏婴史称晏子,春秋末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担任齐国国相40多年,以清廉俭朴、忠君直谏著称,被后人尊为一代廉相。“廉政”一词最早就是由晏婴提出,节俭戒奢、持廉守正的晏子家风改变了齐国的社会风气,对后世影响深远。
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婴为相三年,国内政治清平、民众欢乐,而晏婴仍然过着朴素的生活。一天,梁丘据看到晏婴吃中午饭,却没有多少肉,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齐景公。第二天,景公要割地封赐给晏婴,晏婴推辞不受,说:“富裕而不骄纵的人,我没有听说过;贫困而不遗憾的人,我就是。之所以贫困而不遗憾,是因为我以善良为老师。现在您给了我封地,就是更换了我的老师。老师被轻视了,封赏被看重了,所以我请求谢绝封赏。”
据记载,景公看到晏婴的房子“靠近市场,低洼狭小,终日吵闹,且尘土飞扬”,打算给他更换住房。被晏婴推辞后,在晏婴出使鲁国时,景公趁机把晏婴邻居的房子拆了,为晏婴扩建房子。晏婴回来后坚决不住,认为这样做损害了邻居的利益,并恳求景公恢复邻居以前的住宅。景公开始时不同意,后来经过齐国大臣陈桓子从中说合,才同意恢复旧宅。
对待子女,晏婴立下家规家训,用好家风培育子女好品行。晏婴生病将死之时,给孩子留下了一封信,告诫子女要勤俭持家。并且叮嘱妻子:“吾恐死而俗变,谨视尔家,毋变尔俗也。”就是要求妻子把勤俭的家风继续保持下去。
家风正则行得正,家风淳则风气淳,晏婴身体力行,严立家规,培育好家风,体现了他在廉政方面的自律精神,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清风传家》
FM89 每周一、三 17:50 首播
每周二、四 21:00 重播
淄博市纪委监委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