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100【老鹰表达力】不行不至
《荀子·修身》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成事的关键不仅在于远虑,还需要有执行力和行动力,否则必将陷入“过缓则无及”的困局。
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年幼时,眼皮下垂,眼珠转动也并不灵活。拜师时,老师说他长了一双“死鱼眼”,不肯教。而梅兰芳并没有气馁,通过养鸽,追随鸽子的动线,极目远望练习眼神。他的眼睛紧跟鸽群,从最初几对鸽子到最后的150多对,鸽子上下翻飞,他的眼神便上下追随,鸽子飞得高,他的目光便追得远。
他还常盯视游动的鱼,鱼儿游到哪,他的眼神就到哪。天长日久,他的眼睛便可以顾盼生辉。如此训练,寒暑雨雪,从未间断。就是这样一个当初不被看好的人,最终成为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说:“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天才,全凭苦学。”正因为他的甘于吃苦,才有了后来京剧上的一树繁花。
作家李思圆分享过一个小故事:有一位智者和一位文盲相邻而居。这位智者总是喜欢和别人谈论他的致富经。文盲对智者十分敬仰,时常在旁边聆听,并且按照智者的方法付诸实际行动。经过几年努力,文盲成了有所成就的商人。而那位智者依然是和几年前一样,空谈他的致富理论。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盲付诸了实际行动,而智者虽然懂得多,却只是空谈。
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聪明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行动就像做储蓄,只有不断地往里面存东西,才能在关键时刻拿出来派上用场。如若空有改变的决心,没有切实的行动,危机来临,还是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空谈阔论无济于事,只有踏实肯干才是成事的奥秘。凡事能成,皆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张鹰翔
值班主任:张滋怡
编审:王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