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连续10周下降、“五个一批”带动农民工就近就业
4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情况。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就农村经济情况、农民就业增收、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科技运用等问题回答媒体提问。
“米袋子”、“菜篮子”供给保障有力,猪肉批发价格已连续10周下降
魏百刚介绍,今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特别是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米袋子”、“菜篮子”供给保障有力。
粮食生产形势好。目前,我国小麦整体长势好于去年,也好于常年,今年夏粮丰收有较好基础。目前,春播进展顺利,进度达到三成左右。早稻插秧基本结束、面积增加,扭转了连续七年下滑的势头。今年仍然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生猪生产恢复势头持续向好。一季度末与去年底相比,全国生猪存栏增加了1000多万头,增长3.5%,能繁母猪存栏增加了300多万头,增长9.8%,这两项存栏都实现了环比增长。同时,禽蛋、牛奶产量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菜篮子”产品价格持续回落。目前,猪肉批发价格已连续10周下降,每公斤降了6块钱左右,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供给增加,价格基本回落到常年水平。
涉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全面恢复。饲料、兽药、屠宰、水产品加工等养殖上下游企业,以及农资重点企业全部恢复正常生产,产能达到常年同期水平。
“五个一批”带动农民工就近就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返乡农民工滞留乡村。前不久,农业农村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对此做了具体的安排。对此,曾衍德介绍,总结起来就是“五个一批”:
回归农业稳定一批。引导留乡农民工领办合办农民合作社、农机服务社,开办家庭农场,兴办特色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开展农资供应、统防统治、代耕代种等服务。
工程项目吸纳一批。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和专项债券等项目,还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业集群等农业项目,优先安排留乡农民工就业。
创新业态培育一批。近期,一些留乡农民工利用网络平台,发展农村电商、直播直销、体验农业等,闯出了就业的新门路。要通过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安排留乡农民工就业。
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引导留乡农民工积极发展乡村车间、家庭工场、手工作坊、创意农业等,培育一批农村创新创业“领头雁”。
公益岗位安置一批。通过安排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留乡农民工就业。
粮安天下,“地”是基础,“技”是支柱,农业科技对丰富中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总产量增加了54%,单产提高对总产增长的贡献达到66%。
廖西元介绍,近些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有力支撑了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
在优良品种上,粮食作物良种实现了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达95%以上,品种更新换代了5-6次,推广了一大批优良品种,储备了一批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
在机具装备上,深耕深松、精量播种、高效低损收获等自主研发的机械广泛应用。大马力拖拉机、北斗卫星导航自主作业、大型节水喷灌等设备已具备广阔应用前景。
在防灾减灾上,已探明了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害流行规律和成灾机理,开发了准确的预测预报技术,应用了一批安全高效绿色防控技术和药剂,保障了农业有害不成灾。
在智慧农业上,粮食作物遥感监测、水肥药精准施用、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已广泛应用。随着农业大数据分析、5G农用技术、农业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突破,粮食生产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