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齐文化节在临淄盛大开幕


9月12日上午,第十七届齐文化节开幕式前,姜太公诞辰3159周年民间祭礼活动在临淄太公广场举行。来自各地的姜氏、吕氏、丁氏、崔氏、连氏等姜大公后裔代表共280余人以及淄博市民汇聚于临淄太公广场寻根访祖。
祭姜大典,是指每年9月在临淄举行的姜太公诞辰祭礼活动,这是海内外数千名姜子牙后裔宗亲的“祭姜之约”,也是齐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上7时30分,本次祭姜大典在《齐韶九成》之《祭礼》音乐中开始,姜氏后裔们身披黄色绶带,肃立太公像前。开礼敬亲,乐舞告祭,敬颂《太公赋》,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参加祭礼的姜太公后裔宗亲向太公像行三鞠躬礼,祭礼圆满礼成后,后裔宗亲在太公像前合影留念。
姜子牙是古代齐国开国之君,据考证,当今遍布世界各地的102个姓氏都由姜姓繁衍而来,其中包括姜、吕、丘(邱)、高、崔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等38个复姓,其中崔、丘(邱)、高、姜、吕等为大姓。据不完全统计,姜太公后裔吕氏在东南亚有200多万,姜氏在韩国有130万人。经推算,姜太公的公历诞辰日为9月12日,自2003年起,“寻根问祖”就成为齐文化节的一大主题,每年此时,海内外的姜太公后裔便齐聚在姜太公的封地齐国故都临淄,举行大型祭祀祖先活动缅怀先人。自2014年首次全程向市民开放以来,祭姜大典便成为齐文化节期间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重头戏”。
2020“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举行
9月12日下午,2020“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主题发言会在临淄区万豪酒店会议厅举行。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白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曹峰,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涂可国分别作了题为《范蠡的“因”与稷下黄老道家的哲学方法论》《先秦儒道“性”论的多维视野》《任事守职:法家主体责任伦理思想探究》的主题发言。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民主持主题发言会。山东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周忠高,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郑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荣青与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社科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现场聆听了三位专家学者的主题发言。
王志民教授对3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论坛主题发言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齐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齐文化与乡村振兴和治国理政”“齐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齐地齐史研究”“齐文化与诸子百家”等分论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研讨。
(记者张铭 徐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