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在博山④】博山走出“互联网+智慧健康居家养老”新模式
【编者按】面对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博山区围绕破解“养老机构少”难题,打造全国首个“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开创了“一个中心服务一座城市,一个站点服务多个社区”的全覆盖养老服务新模式,为全国2.5亿老人的“老有所养”提供了解决方案。先后被国家工信部、民政部、卫计委三部门联合表彰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央视《新闻直播间》《山东新闻联播》《大众日报》专门对该改革经验进行了推介。
博山区现有人口46万,60周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2万,占总人口的26%,老龄化程度严重。近年来,博山区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云平台,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力推“五三”工作法,利用“互联网+养老”,打造出一批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有效破解了“养老机构偏少、养老停留口号”的难题。 一、利用“互联网+需求”,做到三覆盖,提升居家养老广度。一是日常功能覆盖。利用“互联网+”,融合大数据储存、即时全程录音、GPS定位、视频主动关怀等功能,实现话务员、老年人、服务商三方同时通话,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查询、接单派单、上门服务等一体化一条龙产业链,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养老护理、家政服务、代办代购、维修安装、医疗保健等100余种服务,从而实现日常功能全覆盖。二是服务对象覆盖。分期分批将全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各种信息全部输入云平台。无论在博山哪个地方,只要拨打12349,老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健康状况等信息立即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话务员都能及时调出距离需求者最近的服务商,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从而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三是需求资源覆盖。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云平台中不仅仅录入了近2万条服务商、服务人员信息,还设立养老商城,涵盖旅游养老、文化养老、候鸟养老等6大类、30余项养老产品。只要在博山,无论什么时间,都能利用信息链接和大数据信息系统,线上线下相结合,就近便捷提供各类养老服务,从而实现了老年人重点日常需求全覆盖。 二、利用“互联网+服务”,做到三结合,提升居家养老深度。一是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积极探索医联体养老服务方式,分别与人民解放军301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先后与山东大学、淄博市职业学院合作挂牌成立养老服务实践基地,实施分级诊疗和远程诊疗。二是常规和特殊相结合。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将服务分为常规照料和特殊照料。对于需要特殊照料的老人,配有GPS定位手机,在博山区任何地方,只需按下SOS求救按钮,中心工作人员即刻判断出老人在什么位置、需要什么帮助、附近有什么显著标志,有效缩短了服务人员的到达时间。三是低偿和有偿相结合。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老年人,在日常服务、生活照料、居养防护等方面,提供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的服务。对具有较强支付能力的老年人,专门提供私人医生、私人厨房、养老保健等有偿服务。对具有高端服务需求的老年人,专门在中郝峪、上小峰等生态优良乡村建立康养基地,提供私人订制服务。 三、利用“互联网+时间银行”,做到三坚持,提升居家养老精度。一是坚持信息化引领。建立“爱心时间银行”管理平台,每人一个“爱心电子账户”,志愿者将服务时间以时间币形式记录下来并存储进时间银行,将志愿者的专业特长、所在社区等信息全部录入云平台统一管理、统一派单,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目前,“爱心时间银行”已发展“爱心储户”1000余人,发展“爱心商家”100余户。二是坚持规范运作。“爱心时间银行”专门建立线上线下工作流程,线上主要制定时间币兑换、转存、支付(或代偿)和捐赠等流程;线下主要完善对日间料理中心、养老机构、商家等养老实体产业的串联对接。从而实现时间币、爱心服务、爱心商家三方互联互通的生态循环。三是坚持素质提升。建立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面向社区公开招募志愿者,根据志愿者的专长和技能进行分组,并建卡立册。中心每半年开展一次星级志愿服务者评选活动,根据志愿服务时间的长短和被服务老人的评价获得相应积分,积分达到100分、200分、300分、400分和500分的志愿者,被分别评定为一至五星级志愿服务者,被评定为三星级以上的志愿服务者确定为优秀养老志愿者,专门颁发证书给予表彰奖励。 四、利用“互联网+运营”,做到三到位,提升居家养老力度。一是数据信息采集到位。发挥多部门资源共享,准确掌握全区老年人数量、分布、家庭人口、健康状况等各类动态信息,及时将全区的老年人信息录入云平台。截至目前,已累计录入老年人各类信息8万余条,接听需求电话2万多个,提供政策咨询、号码查询等服务6万余人次,及时帮扶困难老人和家庭7万余人次。二是活动载体充实到位。实行老年人会员管理制度,专门在云平台下设立会员管理模块,实施会员专项管理,对老年人参加活动的类别、次数等情况全部建档设卡,随时查询,促进更多的老年人参与集体活动。成立老年艺术团体43个,注册老年会员达到2843名,每天接待老年人300余人次。三是社会推介到位。利用云平台,开设“孝老爱亲”专栏,定期发布敬老助老先进典型事迹,累计发布各类事迹文章200余篇、典型案例70余个。中央台《新闻直播间》《山东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先后对该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