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借屈宋千秋笔 抱润典谟誌冰雪 ——记作家王金铃和他的奥运情缘
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将在北京盛大开幕,全国人民上下勠力备战这一举世瞩目的盛典之际,当代辞赋大家王金铃先生经过六年酝酿,撰写并加以注释而成的《冬奥赋》一书,由新华出版社重点选题立项并作为向我国举办的北京冬奥献礼的精品佳作正式出版,并于去年10月16日在北京举办了专家研讨会。这是他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赋》之后的“姊妹篇”。
《冬奥赋》作者王金铃接受记者专访
北京研讨会上,国内专家学者认为该赋具有独特的百科性、文学性、史学性和美学性,填补了奥运文化中冬奥题材的赋文学空白,可谓“时得其文,世兴史幸”!研讨会时值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11天和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特别时刻,连同《冬奥赋》全文首次在媒体上公开发布,即时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有媒体和专家称,《冬奥赋》堪称为应时发射的一颗人文冬奥的“卫星”。
1月24日,冬奥开幕前夕,受淄博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文史委原主任李务习之邀,记者陪同看望并对王金铃先生进行了专访,感悟了王先生那份浓浓的奥运情怀。
《奥运赋》采用楚简制作的体育文创产品
王金铃先生系我国著名作家、资深翻译家、当代辞赋家,祖籍山东诸城,淄博是他工作和学习的“第二故乡”。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正式出版五十余部长篇著述,二千多万字。其中不乏被文史界誉为“描写中华万年创世史”“填补史前文学空白”的《虞舜大传》,被“全球华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论坛组委会”评授为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标志性作品”《辛亥赋》,“全国廉政文化建设重点推介作品”《廉政赋》,“一带一路的标志性作品”《丝绸之路赋》……。因其所撰赋作大多为国家或有关方面的邀笔而为,且内容文涉国政、国史、国学、国是等重大课题,并影响广泛,故被业界誉为“国赋大家”。
《冬奥赋》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一个在文学海洋里畅游的国赋大家,何以与奥运结缘?
2008年北京奥运推出“绿色、科技、人文”三大办会理念,而人文奥运更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和灵魂,故特设人文奥运办公室,亦注重讴歌奥运的文化作品。因对我中华民族终圆百年奥运之梦这一举国盛世,若没有一篇立得住的录述唱永的传世志文,会是族人永远的历史遗憾!于是有关单位多次考虑邀请深谙文史、中外语言兼长的王金铃先生撰写。最终,王先生为之心动,决意一试。为此他阅读了英文版奥林匹克全书、古代奥运史及中国体育典籍,终于在2005年底完成了《奥运赋》的创作。该赋以古雅恢弘的气势,概述了古代奥运的起源、现代奥运的创立及百年发展史,第29届奥运会的申办盛况、北京奥运的新理念、主旨口号等;将国际奥运和中国体育进行互动描述,从而彰显中华文明和北京奥运的独特意义。该赋一经面世,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中国作协诗歌学会和散文学会联合进行研讨,多家报刊登载并高度评价,称其为“奥运第一赋”,“北京人文奥运的标志性作品”。中科院立项将《奥运赋》全文镌铸在了北京奥运纪念钟上,安放在北京奥运村的中心高阜处,成为了永志盛会的标识物。据不完全统计,《奥运赋》自北京奥运期间至今,已被作为一项特殊的普世文化加以开发,各地自发组织的朗诵活动,多达上百场,其中就有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的2008名师生的齐颂,文创项目更是涉及诸如书法、刺绣、雕刻、剪纸、竹简等,形成罕有的《奥运赋》社会文化现象。
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冬奥赋》
缘分从不落单。
2022年,北京奥运的火种赓续14载,再次引燃了第廿四届冬奥会的圣火,一城主双奥,当惊世界殊,世人瞩目下,王金铃的《冬奥赋》成就了双赋咏双奥的文坛佳话。
在新华出版社主办的《冬奥赋》研讨会上,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张筠英夫妇现场朗诵了《冬奥赋》全文。新华出版社社长匡乐成,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原书记、《文艺报》原总编辑金坚范,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名编辑家周明等文学、艺术、体育、新闻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激情发言,高度评价《冬奥赋》。一致认为《冬奥赋》秉承《奥运赋》的传统赋文体的经典撰写原则,总揽中外寒域先民所创使冰用雪的悠久历史,以及人类开展冰雪运动的衍化历程,立体地、全方位地诠释了冬运之渊源,冬季奥运的途舛而偶成的百年史,特别凸现了中华民族悠邈卓拔罕有其匹的冰雪术业,及历朝历代所开展的冰雪运动的典型史例。阐述了北京首创一城双奥的重大意义,举办地北京和张家口的历史尊望,山川形胜以及独具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善俱齐的办会优势。述录了伟奇雄阔的冰雪赛地场馆的建立,至善至畅的交通通讯设施,意远形著的北京冬奥的“理念”“宗旨”“会徽”“吉祥物”,融涵了中华文明及冬奥精神之备办启典,以及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冰雪项目比赛中,或夺人心魄,或娱目悦情的景象。总结并志出了北京冬奥厥旷奥史的殊勋伟举。正文和注释中,还录列融入了众多中外古今地理知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内容,将冬奥文化与中华文明交相互映。如同《奥运赋》之为廿九夏奥之标志性作品那样,《冬奥赋》亦具备并涵括了构成冬奥史诗的诸多要素,堪称为廿四冬奥会的标志性佳篇力作。
《冬奥赋》的面世发布及专家们的研讨,其影响从京师传至各地。心系奥运的广大读者,更是自发掀起了朗诵《冬奥赋》的热潮。年龄上至皓首之翁,下至黄毛之童不等,人数更有多达上千人者,如:淄博市周村区就组织了由2022名学生和志愿者参加的“组五环,千童齐诵《冬奥赋》;迎盛会,众心同抒冰雪情”的大型活动,引起很大反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的广大师生,也精心组织排练了伴以舞龙场面的千人朗诵活动,场面十分壮观,为此,山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第五频道等均予以播放报道。
北京奥运村铸有《奥运赋》的奥运纪念钟成为见证北京奥运的标志
“赋”能奥运,也让王金铃对奥林匹克文化有了更多解读和展望,他说,奥运尽管是拼体育竞技,但是拼到最后还是拼一种文化,历史证明,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会催生具有鲜明历史时期特色的新文学门类,从古希腊奥林匹克文学代表作《荷马史诗》到现代奥林匹克文学中的《体育颂》,中国奥运应该创立中国的奥林匹克文学,从激情赛场上汲取灵感,从中国力量中汇集创作激情,让北京奥运精神在作家笔下成为一种永无终结,永志传承的中华民族精神财富。
已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奥运赋》上签名
有人说,王金铃先生两次与奥运结缘,厉兵秣马写长赋的动力其实是一种浓浓的家国情怀。作为具有57年党龄的烈士后昆,王金铃先生自幼便树立了以文报国之志,在研讨会的答谢辞中,他现场咏怀七律:“马齿徒长喟奈何,秃毫犹搦过悬车。虎狼时惊人间梦,废兴萦怀眠转侧。盛世躬逢主冬奥,万国一擂逐雄杰。但借屈宋千秋笔,抱润典谟誌冰雪。”文中彰显出他虽早已过了悬车(七十岁)之年,但仍“废兴萦怀”。逢盛世奥运,遂“借用”古代先贤屈原、宋玉的经典文笔,“抱润”即喻持守高洁之志,为共襄旷典之盛而撰写《冬奥赋》。
这应该就是王金铃双赋咏双奥,情怀寄家国的真实写照吧!
记者 王学明 李春年
编辑:张铭
值班主任:李玮
校对:李永健 杨天宝
编审:王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