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市沂源县:保护耕地的“牙齿”特别“硬”

齐点淄博 2022-04-26 19:28:07 阅读量:

2022-04-26 19:28:07

“谷雨过后,春耕春管。”当下,正是农忙生产的关键时节,淄博市沂源县田间地头又开始了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

淄博市沂源县因沂河发源地而得名,地处鲁中腹地。作为全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素有“山东屋脊”之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近年来,沂源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0家,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9个,两个镇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围绕“种得好、销路畅、收益高”,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6.1万亩,发展水肥一体化11万亩。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15个。阿里巴巴数字农业(沂源)“产地仓”开仓运营,被确定为国家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党的十九大以来,该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统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强化各类自然资源的保护责任与力度,特别是在耕地保护工作中,落锤有坑、抓铁留痕,不仅让保护工作“长牙齿”而且“牙齿硬”!

严管用途,让每一寸耕地都实至名归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当前,一场“耕地保卫战”在沂源县全面打响,沂源县各镇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全面推进着。

在沂源县大张庄镇东唐庄村,58岁的崔修全正在田里撒着农家肥,为今年的花生种植做准备。在他的身后,是一堆堆新伐倒的杨树枝干。对此,老崔说:“这事政府干得好!非粮非农的事,俺懂得不多。但俺觉得种地、种地,种的就该是粮食种子,咋能是杨树呢?好好的耕地,白瞎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据老崔介绍,他家有两口人,仅有一亩左右的地,金贵到不行,与他相邻的耕地,因为户主长年在外打工,地里无人照看便种上了杨树,树大遮荫,自己地里的庄稼也长不好了。

为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沂源县各镇(街道)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老崔所在的大张庄镇,出台的《杨树清理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对全镇的基本农田和耕地上种植的杨树进行集中清理,按照“2月启动、3月改观、4月见效”的工作要求逐月推进,力求4月底实现全镇基本农田和耕地杨树种植清零目标。

清理出土地后,沂源县各镇(街道)党委政府集体研究发展计划,着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恢复生产能力,积极探索领办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整合、群众持地入社、种植经济作物,进行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管理,获取常态化效益,从而解决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挖掘潜力,让每一亩耕地都应用尽用

笔者在大张庄镇南岩四村,只闻田间机器轰鸣,只见两辆大型机械正在加紧平整土地。“这560亩土地,村里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里预流转过来,后期会统一流转给沂源县圣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种植小米、花生和大豆。”正在施工现场的村党支部书记赵维祯介绍。

沂源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县,耕地保护难和监管防控难一直存在。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种粮效益下滑,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撂荒、种树“占田”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企业合作社想较大规模租用耕地发展农业,很难得到连片耕地。

为此,沂源县大张庄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方式、农业发展新模式,结合土地资源现状和适宜发展方向,推进土地“预流转”工作,整合零碎土地资源流转到村集体公司,村民与村集体签订土地“预流转”协议,再由镇村统一平整后招商引进社会资本,发展农业项目。截至今年3月5日,全镇已累计流转土地3200余亩,签署土地流转合同书800余份。

“刚着好咧!俺一把年纪种不动地了,地流转出去挣一份钱,孩子可以去圣邦公司打工,又挣一份钱,这一年下来就有两份收入了。”南岩四村村民房大娘说。

除大张庄镇外,南鲁山镇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围绕解决招商引资“寸土难求”发展制约和传统企业“低产低效”转型瓶颈,打破固有思维,转变发展思路和招商理念,积极探索“零地招商”新模式,向闲置资源要土地、要税收、要效益,实行精准招商、全员招商,利用“旧巢”引“新凤”,不断放大存量资源优势,实现“增资增效不增地”。目前,该镇已建立闲置资源数据库,绘制闲置资产分布图,收集招商线索132条,开展企业实地“相亲”31场次,靶向洽谈企业8家,其中已与5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有“凤驿小镇”之称的东里镇挖掘农村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为依托,整合宅基地整理、承包地流转、农村“大院”建设、长者食堂建设等政策资源,试点建设村级养老互助幸福院,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闯出一条可行的路子。2021年,沂河南村通过整合土地资源获取了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资金360万元,在不增加村级负担、不使用任何贷款的情况下,建成了总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互助幸福院。

本着子女申请、老人自愿的原则,入住互助幸福院的老人将宅基地、口粮田交给村集体,由村级合作社统一经营,所得收益优先反哺互助幸福院,保障互助幸福院持续运营。老人则免费入住,食宿无忧。2021年底,山东省民政厅下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的通知》该镇《以地养老互助合作沂源县东里镇探索“离家不离村”幸福养老模式》工作案例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

田(山)长行动,对每一块耕地严防死守 

“可找到你了!听说你在村卫生室打点滴,我们赶到卫生室,护士说你夹着本子去地里转悠了!”3月14日,大张庄自然资源所的工作人员在小官庄村东的大田里,“逮住”了正在“瞎转悠”的李民生,手上的注射的印记清晰可见。

李民生是该村党支部书记、村级田(山)长,他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手机没电还没来得及充,打完针,刚好有点空,出来转转,天暖和了,群众建房、种树的越来越多了,不看看不放心啊。”自从有了村级田(山)长的新头衔,李民生隔三岔五就围着全村1455多亩耕地转。看看有没有违法占用、破坏耕地的情况,并将巡查结果填写在《巡查日志》里。

如今,跟李民生一样的基层田(山)长,沂源县共有479名,主要工作是宣传和引导村民履行土地、矿产资源保护义务,发现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劝阻,记录情况逐级上报。

2021年5月14日,沂源县出台了《沂源县自然资源网格化田长制山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职责到人”的原则,建立县一级网格、镇(街道)二级网格、行政村(社区)三级网格的“一网两长”制体系,实现对自然资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像李民生这样的村级田(山)长确实能将违法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他们就是山和田明确而具体的守护人、责任人。”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建玲介绍道。

除了明确各级田长的工作职责外,沂源县还专门制定了“一网两长”制考核办法及巡查、督查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巡查台账。该县还搭建了田(山)长微信工作平台,群里定期推送耕地保护知识、法律条文和法制案例,田(山)长们可以在微信群里开展学习交流,发现问题后还可以直接通过微信群等以图文形式上报。探索实施田(山)长制近一年来,全县三级田(山)长已巡查4.4万余次,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在沂源县广袤的大地上,田(山)长们正用实际行动保护耕地、守护沃野良田。(通讯员 李宁宁)

编辑:鲁景

值班主任:王翔飞

校对:李永健 杨天宝

编审:王学明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