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图景“可听可看”——观摩会上,高青驻村第一书记讲创业晒丰收
“这个月初,省文旅厅奖励我们的20万元到位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个牌子,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我们蓑衣樊村还有许多规划,未来发展看好。”“我们注册了‘赵店大街’商标,自己设计包装了7大类15小类农产品,统一纳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现在朋友圈预订十分火爆,1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完成订单40多万元。”……7月21日上午,在高青县市派第一书记乡村振兴项目集中观摩会上,第一书记们集中晾晒自己的“创业成果”,场面十分火爆。
高城镇长乐村的胡萝卜卖到了日本,村民们挣起了外国人的钱。芦湖街道养殖基地里,鱼跃虾跳,稻花飘香,搬进楼房的村民们在荷塘边相互打着招呼,鲜藕上市家里又多了一笔收入,喜悦挂在脸上,村民们高兴着呢。
走在高青县的田间地头,一幅锦绣的丰收图景,乡村幸福生活就在耳边眼前,“可听可看”!
“我们这个养殖基地,原来是大片荒地,到处都是垃圾和杂草。去年底,我们对这块荒地进行规划和系统改造后,建起了稻虾养殖基地。”上午不到8点,市电力公司派驻高青县芦湖街道赵店村第一书记张波就赶到了村里的养殖基地,他指着电力爱心超市附近一片绿色盎然、生机勃勃的田地说,这200亩摞荒了20多年的荒地,现在,丰收在望。
赵店村由王桥、樊家、赵店等3个自然村组成,村民453户1510余人,耕地2600亩。以前村集体收入基本要靠租赁土地,没有产业经济。张波驻村后,决定利用村里种稻和制作石磨香油的传统优势发展产业,他与村支部书记李彬达成一致,让村里3个香坊作坊“抱团发展”。他们还注册了“赵店大街”商标,利用朋友圈和网上平台进行销售,目前,产品已远销济南、青岛、烟台、聊城等地。“年底,我们的目标是收入300万元,实现利润30万元。”
一大早,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市文化和旅游局派驻的第一书记吕宁就忙活起来。这个只有178户621名村民的小村庄,现在正迎来旅游旺季。
“我们依托天鹅湖国际慢城景区,开发打造配套服务产品,与景区形成互补共赢格局。”吕宁说,目前已投入20万元,准备在村北15亩空地建设儿童乐园。针对旅游旺季游客就餐接待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他们计划建设“羊汤+杂面馒头”“鱼汤+高青大米”两个快餐大排档,供应“10元吃饱30元吃好”两个价位四种快餐。村南广场则计划建设黄河特色小吃街和蓑衣樊特色旅游商品大集。“我们争取2022年村集体收入比2021年增加15至30万元。”
“我们的胡萝卜出口日本!”上午9点24分,一走进高青县高城镇长乐村,第一书记们就被摆在村委大院门口的果菜吸引,市人防办派驻高城镇长乐村的第一书记高琨自豪地说,驻村以来,他给村里做了11件好事,件件都落到了实处。
今年初,他联合村两委,在村里投资10万元建起了西瓜大棚,6200株瓜苗长势喜人。“6月2日,第一棚西瓜上市,销售6万余元。”高琨说,作为由省级贫困村明理村和东刘和道口3个自然村合村并居而成的长乐新村,正在进行科学规划,提升村民们的居住环境。
他们还计划以村中新建的两个大棚为引领示范点,引进来走出去,邀请专家到村指导科学高效农产品种植,同时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提高他们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认识。“全村560户1729口人,人人都能增收致富。”
9点50分,在花沟镇花东村的百合种植园里,第一书记们一边看一边点评。这里的百合产品有饮品、药品、食品等十几个种类,十分受消费者欢迎。
“我们村还有52个生菌大棚。灵芝、菌菇,这些特色农产品也早就搭上了网络销售的快车道。”市科技局驻花沟镇花东村的第一书记侯宗建说,他们今年请来农业专家,在村里打造“农科驿站”全面发展“智慧农业”,正在为建设全市最大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做准备。
10点45分,一走进黑里寨毕家新村就闻到馒头香。“来尝尝我们刚出锅的馒头。”市卫生健康委派驻黑里寨镇毕家新村第一书记尹燕梅边招呼着大家,边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村由三个自然村整合而成,240户800多口人。”尹燕梅说,驻村后,她了解到这里的村民大多以农业种植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
她与村支部书记张利商量后一拍即合,决定发挥当地粮食种植优势,利用当地自产小麦,加工原生态无添加剂面粉,制作馒头、面条等,利用微信群和朋友圈推广销售。“没想到,产品一推出就大受欢迎。当天制作的馒头、面条一销而空。”尹燕梅说,订单纷至沓来,随后,她又创建了手工柴火灶馒头、年糕品牌产品,同样一推出就一扫而空,朋友圈里的“柴火灶”农产品成了俏销产品,一单难求。
尹燕梅算了一下,从去年11月中旬至今,她已通过微信群为村里销售各种面粉蔬菜7万多斤,帮助村民增收7万多元。
尹燕梅的小心愿是,让村里人人都有事干,有收入,大家一起奔小康。
来源:博览新闻
编辑:鲁景
值班主任:李玮
校对:李永健 杨天宝
编审:王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