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岁老人的幸福生活︱爱出门遛弯 手头闲不住

齐点淄博 2022-10-03 15:37:32 阅读量:

2022-10-03 15:37:32

  姓名:刘秀英

年龄:107岁(1915年2月生)

住址:高青县常家镇双庙村

生活习惯:喜欢吃肉,天天出门遛弯,爱干活,爱干净,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手头闲不住。

高青县目前共有百岁以上老人17位,最年长者107岁。

在高青县常家镇双庙村,107岁的老党员刘秀英出了名的勤快。“她一辈子爱干活,手头闲不住。”刘秀英的二儿子李风华提起母亲一脸笑容地说,年轻时,母亲吃尽了苦头,所以特别勤快,对生活有无限热爱。

村民说,只要天气好,每天都能在村里见到出门遛弯的老人。李风华说,老人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地有规律,一般早晨7点多起床后,吃过早饭就出门了,在村里转转,串串门,跟乡邻们拉拉家常。近几年,年纪大了,家人怕她出门不安全,也会跟着出来,帮着拿个马扎,老人的遛弯半径便缩小到了离家500米远。

9月29日上午10点,记者进村的时候,老人刚从门外遛弯回来,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腿脚利索。她坐在沙发上,认真打量进门的每一个人。耳朵不好,但身体健朗的她手脚闲不住。“现在,她的衣服都是自己洗,家里零零碎碎的杂活也会顺手帮着干。”老人的孙子李攀说,年轻时,老人爱好多,家里家外是一把干活的好手。拾棉花,种萝卜,收玉米,这些农活一直干到80多岁。90岁的时候,还往地里跑,被家人拦了下来。

“我母亲小时候生活艰难,一辈子不容易,但生性豁达,乡邻和睦。现在,儿孙辈都孝顺,她生活顺心如意,日子过得十分舒心。”说起老人的生活,李风华说,母亲是菏泽人,8岁时因为家贫被卖到双庙村,给父亲当了童养媳。当时,家里人口简单,父亲生性淳厚,跟母亲一辈子和谐顺遂。夫妻俩一辈子相互扶持,抗日战争时期也一起积极参加党的地下活动,送情报、组织村里的支前工作,夫妻俩双双入党。

“我母亲是1946年3月份入党。”李风华说,作为一位建国前的老党员,母亲一生勤勉,积极进取,几个子女先后入党。他们家也是村里有名的“共产党员先进户”“退役军人之家”,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先后入伍当了兵。受家庭影响,二儿子李风华从部队退役后,更是为村里谋发展,在村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4年。

“母亲年轻时要强,虽然成天只知道干活,不爱管闲事,但对孩子们却十分关心。”李风华还记得,16岁的大哥当年考上了北镇(现在的滨州市)农校,路远不能经常回家,母亲便一周一次步行去送饭。50公里土路,母亲踮着小脚一天一个来回,一坚持就是两三年,风雨无阻。

后来大儿子当了兵,母亲又把注意力放到其他孩子们身上。“我们家现在四世同堂,儿孙加起来好几十口人,4个党员3个退伍军人,这些都与家庭影响分不开。”李风华说,年纪大了,闲不住的母亲依然是孩子们的主心骨。孩子们争抢着赡养老人,不过,住不惯城里楼房的老人,还是愿意回到村里。这些年,村里发展迅速,村头的柏油路十分钟就能直通城里,村头有小花园,村里乡邻们都盖起了大瓦房。李风华家的房子宽敞明亮,大厅更是亮堂堂地摆满了花草。

没事的时候,老人就坐在沙发上听儿孙们拉家常,有时候也帮着做做家务,生活简单充满了欢声笑语。“年轻时,母亲抽烟,现在,年纪大了,不抽烟了,有点耳背,牙口也不好,但喜欢吃水果,苹果、香蕉、大枣不离嘴。肉是她的最爱,肥瘦不忌,尤其喜欢猪蹄和鸡爪。”李风华说,现在生活好了,家里什么都不缺,县里村里都有福利。“母亲现在除了正常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外,还有政府出资购买的银龄安康商业保险,享受每月520元的高龄补贴。生活上一点烦忧也没有。”

艳阳高照的上午,双庙村狭长的巷子里,村民们来来往往。正值豆角和玉米的收获季节,田间地头一片繁荣景象。村头停放着几辆收豆角的大车,老人坐在家门口,眼前的风景是乡村恬淡丰美的生活,是村民们收获后满足的笑容。(董振霞 汪利平)


来源:淄博日报·博览新闻

编辑:张铭

值班主任:李玮

校对:杨天宝

编审:王学明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