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丨于江涛:用创新书写齐鲁“芳华”
10月16日上午,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技术员于江涛的父母围坐在电视机前,在直播中寻找赴京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儿子的身影。
于江涛从一名技校生,到全国劳模;从一线工人,到二十大代表。他的家人感慨说:“多亏了组织的关爱和培养!”
今年,山东省共选举产生76名党的二十大代表,于江涛成为其中一员。
参加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后,于江涛豪情满怀。他表示:“作为一名来自一线的党代表,我要在工作中紧紧围绕企业的工艺优化、节能降耗等方面不断创新,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带动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以恒心坚守初心,用执着诠释匠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发挥好‘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的作用,用干劲、闯劲、钻劲,带动身边更多人立足岗位、开拓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于江涛劳模创新工作室里,一项项创新成果,记录了2014年成立至今200余项技术攻关和40多项技术创新,已累计为企业创效超1亿元,其中2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一路走来,于江涛始终认为:企业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之路永无止境。一线工作虽然平凡,但他却始终以“我为祖国献石油”为傲,脚踏实地用创新书写着齐鲁“芳华”。
常减压装置每年抽真空蒸汽要消耗2000多万元,为了让第四常减压装置开得稳、跑得快、节能降耗多创效益,于江涛对装置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和优化。改造后,1小时可节约蒸汽1吨,一年节约蒸汽8000余吨,创效150多万元。该项创新成果还斩获了国家发明专利。
于江涛在现场进行装置流程动改。(王斐 拍摄)
十年磨一剑,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于江涛又用了近十年时间,边自学3D绘图制作软件,边绘制装置3D立体流程图和设备内部结构,将VR虚拟现实技术与3D模型有机结合,开发出虚拟生产装置模拟系统。系统开发后,员工可以随时了解所有设备参数和管线走向,为刚入职员工提升培训进度和效果、减少误操作几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这项成果也是目前中国石化系统首个由基层员工自主创新研发的虚拟现实软件。
2020年11月,于江涛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他心潮澎湃。
今年5月份,于江涛参加了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会上提出的“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科技创新效能”,让他更加坚定了创新的信念,继续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这些年,于江涛先后获得“齐鲁石化公司劳动模范”、“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国首届“十大创新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董振霞 冯金金 王永军 朱亚菲 蒲红蕾)
编辑:张铭
值班主任:李玮
校对:杨天宝
编审:王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