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淄博丨散文《千古名楼黄鹤楼》
——大爱淄博•市井诗境原创文学有奖征文活动
本次征文活动是为了给与广大文学爱好者、朗诵者一个展示自我的广阔平台,让文字的美带来更加美好的人生感悟;给淄博的文化增添重彩浓墨的一笔。本次活动以公平公开为宗旨,让大家在一个公正的环境里同台竞技。我们期待您的参与,盼望广大文学爱好者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充满正能量的自己,咏诵美丽淄博、好客山东、锦绣中华的美好愿景。
征文要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山东历史文化、淄博美食美景、市井文化、地域风情等题材;内容积极向上为主,讴歌时代变迁,参与作品包括精品诗词(诵读)、散文等可以诗配图等多种形式表现。优秀作品在《淄博声屏报》刊登;获奖作品在齐点淄博展示。
奖项设置: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十名;三等奖二十名;优秀奖若干名。
主办单位:淄博市文联 淄博市辞赋家协会 淄博市诗歌学会 《淄博声屏报》 淄博大爱文学交流中心
文/石峰
在秀山起伏,湖波荡漾的美丽江城有一座如诗如画的千古名楼,它就是高居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千百年来,白云环绕其上,滚滚长江从它的脚下东流而去。作为武汉市地标建筑,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中国四大名楼”之一;“武汉十大名胜”之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名扬天下。
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的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的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楫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
对于这千古名楼我慕名久矣,只是无缘相识而梦绕魂牽。说来也真幸运,1998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公司重组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发挥体制优势,同外国大公司论仲伯、比高低、共经纬呢?集团公司上下开展了一场大讨论。我所写的《发挥石化重组优势的战略及思考》、《石化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选择》这两篇论文,先后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化工》杂志上发表,并获一、二等奖。1999年10月《中国石化》杂志社在武昌召开了授奖座谈会,我有幸参观了这千古名楼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己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屡建屡毁,不绝于世。这是因为黄鹤楼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胜建筑,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自从清同治十年黄鹤楼被毁后,人们一直盼望着黄鹤楼重建江城,但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才又重现江城,这反映了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黄鹤楼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形设计,于1981年重建,1985年落成,距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时间整整100年了。这幢高大雄伟的建筑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她和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一道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中国四大名楼”之一。
我们都知道,大自然中的鹤有多种种类,有灰鹤、白鹤、丹顶鹤、黑颈鹤,但唯独没有黄鹤。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这个美丽的名称来自一个“仙人黄鹤”的传说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他写的《述异记》中“驾鹤之宾”传说,为鲁迅《古小说钩沉》所辑录,这是关于黄鹤楼神仙传说的最早记载。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黄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至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广为传播,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的最有影响的传说。
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真实性最大。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全长二千余米,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黄鹤楼建在黄鹄山顶上,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同音,故又名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了,但人们更愿意接受因仙得名的美好传说。
除了这美丽的神话传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历代诗人对它的赞美和歌颂。据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面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实为“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在黄鹤楼只是建楼以瞭望。晋灭东吴之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失去军事价值的同时,逐步演变为官商行旅“游必于足”,“宴必于是”的观赏楼。自晋唐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王侯将相,英雄豪杰,庶民百姓,莫不争相登临黄鹤楼,留下了数不清的传说、诗文、楹联、绘画等,使黄鹤楼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诗人崔颢一首《黄鹤楼》这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历代文人墨客李白、王维、卢郢、孟浩然、刘禹锡、白居易、贾岛、苏轼、陆游、范大成纷纷前来,吟诗作赋。其实真正与黄鹤楼最有机缘诗缘的还属李白,在他留下的近百首山水诗中,黄鹤楼诗占到十分之一多。被称作送别诗之祖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传颂度并不亚于崔颢的《黄鹤楼》。
武汉1985年新建成的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楼顶覆盖金黄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整楼形如黄鹤展趐欲飞。每个翘角上的风铃在四面来风的吹拂下,发出浑圆深沉的音响。主楼外型雄伟壮观,古朴典雅,博采历楼之长,汇北雄南秀之风,金色的琉璃瓦屋面古朴富丽,红葫芦形宝顶夜闪闪发光,各层均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这幢高大雄伟的建筑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主楼建成开放后,又陆续建成“南楼”、“诗碑廊”、“九九归鹤图浮雕”、“鹅碑亭”、“紫竹苑”、“白云阁”、“涌月台”、“岳飞塑像”、“梅园”等140多个园林景观,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她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迎合中华民族喜好登高望远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登黄鹤楼不仅仅获得愉悦,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从而使心灵净化。这大约就是黄鹤楼美的魅力久经风雨而不衰,与日月共长存的原因所在。
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1987年11月28日,经全国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授予黄鹤楼首届建筑工程“鲁班奖”;1991年,国家旅游局授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称号;2007年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全国旅游景区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9月,武汉市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和建设部公布为国家重点公园。
站在景区前,远观黄鹤楼朱红的墙柱,金黄色的琉璃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进入景区再看黄鹤楼是多么雄伟壮观,恰如凌空展翅腾飞的黄鹤,楼的正中端写有馏金四个大字“三楚一楼”。来到楼下抬头仰望楼顶上赫然悬挂“黄鹤楼”三个大字的匾额,乃系曾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会长舒同所写。舒体浑圆有力,外柔内刚,宽博端庄,雍容大方,庄而不板,甜而不俗,既有别体不能替代的艺术性,又有他人无法抗衡的大众性。
在游览了黄鹤楼公园的景点,品味了黄鹤楼深厚的文化低蕴之后,我们登上了黄鹤楼的内部大厅。这黄鹤楼的内部设计颇具匠心,五个大厅具有不同的文化层面,分别由神话传说、历史沿革、人文荟萃、传统风韵、三楚精神构成。黄鹤楼第一大厅的艺术主题是“神话”,我们看到大厅分为前后两厅,前厅迎面一幅壁画名为《白云黄鹤图》,此副壁画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代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己乘黄鹤去”之意。画面上有一位仙者驾着黄鹤腾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好似离去,又似归来。画面下方绘有清代形制的黄鹤楼,楼前人群浮动,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有如送别,又似接风。天上人间,浑然一体,漾溢着神奇而浪漫的气氛。画两侧的柱子上挂着清未重臣张之洞的一副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大厅正中有一幅红木雕屏,上刻着历史黄鹤楼造型,技艺精湛,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继续往上参观,是一楼与二楼之间的夹层,俗称跑马廊,这样的跑马廊每层都有。黄鹤楼本有五层,再加上每两层之间的跑马廊内部一共九层,因此黄鹤楼就形成了外五内九的建筑结构,这里面都陈列着历史名人的字画。现黄鹤楼收集古人诗词共有1700多首。唐朝时期,黄鹤楼逐渐演变为宴请、会友、吟诗、赏景的游览胜地。崔颢《黄鹤楼》:“昔人己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日暮乡关何去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应该是黄鹤楼最有名气的诗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让黄鹤楼更美名远扬,名气大盛。历代众多的文人墨客在此游览、吟诗、作赋,留下了关于黄鹤楼的大量诗词。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维黄鹤楼《送康太守》:“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贾岛《黄鹤楼》:“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刘禹锡《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离席一挥杯,别愁今尚醉。迟迟有情处,却恨江帆驶”。……白居易《卢侍御与崔平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弘秋”。……卢郢《黄鹤楼》:“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到了宋朝,关于黄鹤楼的诗词更是繁多了。陆游《黄鹤楼》:“手把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最不知”。…苏轼《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著履响空山”。…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想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相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幾,风尘恶”。…作为历史名楼,黄鹤楼繁荣了中华诗词文化,诗词文化也盛名远扬了黄鹤楼。
在二楼我们看到一幅题为《孙权筑城》壁画,再现了当年修建黄鹤楼的历史背景。赤壁之战后,刘备借荆州、取四川势力大盛,却不肯归还荆州。东吴大将吕蒙用计杀了关羽,夺回荆州不久,刘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知道战事不可避免,便一面向魏称臣求和,一面集中力量对付刘备。为了就近指挥这场大战,孙权在长江边上依黄鹤山之险筑夏口城,并在城头黄鹤矶上建楼作观察了望之用,这便是最初的黄鹤楼。
中间的《黄鹤楼记》,若论三大名楼黄鹤楼应排在首位,而论楼记最没有名气的就属黄鹤楼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篇唐文学家阎伯理写的《黄鹤楼记》,是从10多篇楼记中选出的。他偏重于写实景,整篇楼记不足三百字,但却写清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建筑形式、传说以及人们在楼上活动的情形。厅中陈列着唐宋元明清和现代黄鹤楼模型,它们各自代表了其所处时代的建筑风格。唐朝的黄鹤楼和城相联,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给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宋代的楼,由楼、台、轩、廊四部分构成,每层翘首重檐飞达四敞,展现了宋代精致隽逸的艺术风格。元代的形式延续了宋代的风格,明代依然是两层,还有一些布蓬之类的遮阳伞。清朝的黄鹤楼分三层,第一层有12个檐,代表着一天12个时辰,第二层12个檐,代表一年12个月,第三层的244檐则代表一年24个节气。能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文化融入其中,是它最神奇之处了,遣憾的是1884年的夏天也就是清光绪十年,它被雷火击毁了。最后一座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它以清代黄鹤楼为基础,既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旳楼更加雄伟壮观。
任何一件艺术品都离不开人文气息,黄鹤楼当然也不例外。三楼大厅内陈列着一组大型陶瓷壁画《人文荟萃流千古》,再现了历史上著名人物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看到如此众多的著名诗人环立在侧,如真人大小神态栩栩如生,令人感到黄鹤楼真不愧人文荟萃!在壁画中间看到那个穿红衣的诗人,他就是崔颢,虽然很有才气,但因奸臣当道他仕途颇不得意。这种怀才不遇的心境使他萌生了学道成仙的念头,《黄鹤楼》这首诗就是这种心情的倾诉。
黄鹤楼四楼大厅,是专门陈列悬挂当代书画家浏览黄鹤楼的即兴作品。居中悬挂的厅匾取自李白诗句“长江万里情”五个字,以激发游人的创作情思,匾下是一幅以清代黄鹤楼为实景的巨幅挂毯。厅中间为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右边是李苦禅先生的《卧鹤图》作品,左边则是吴作人先生特为黄鹤楼作的《翔千里》名画。黄鹤楼共有名家书画作品千余幅,绝大多数都是免费赠送的,若按市场价己不可估量。作者均是书画界响 当当的人物,包括李可染、李苦禅、齐白石、关山月、吴作仁等等,有人估算这些书画的市场价值达数十亿,己超过黄鹤楼本身的硬价设施。不过我们应视作无价之宝,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因为不少作品饱含着作者对黄鹤楼的深情厚谊。以李可染《山水》为例,此画峰回回而路转,雾茫茫而弥漫,野寨茅村,笔笔千金。《山水》长宽分别达143.2厘米和104.4厘米,如此巨幅作品市场价己过数千万元。2010年秋,他的一幅《长征》从2200万元起拍,最终以1.075亿元天价成交。
当我们登上黄鹤楼五楼观景台,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记载了远古的长江文化演变发展的过程。第二幅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到急流东去的波涛。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全过程。其它十幅巨画绕大厅一周,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头,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景色,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这十幅画卷完整地再现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站在这里凭栏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武汉三镇尽收眼底,一片绮丽风光令人赏心悦目。向西看是万里长江第一桥,桥头龟山、蛇山顶上有被誉为“亚州桅杆”之称的龟山电视塔。毛主席曾经说过“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大桥把龟蛇二山连成一体,这样就深得中国古典建筑之神韵。荟萃历代文化底蕴的黄鹤楼与滔滔汉江,莽莽龟蛇共同构成一副“江、山、楼、文”四美合一的奇景图。
从这里放眼望去,西面长江浩浩荡荡直奔东海,长江汉水泾渭分明,江对岸汉口重镇高楼林立,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北面京广铁路大动脉穿越城市,武昌江滩美景历历在目;南面是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车流涌动,川流不息,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的热情;东面武昌大街小巷一览无余,甚至于市井生活都皆有感受。所以我不得不说,只有登上了黄鹤楼,你才能把握武汉的脉搏,也只有登上黄鹤楼,你才真正的理解武汉人的生活。
这正是,千年古楼黄鹤楼!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作者简介:
石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当过兵,做过工,从事过记者编辑工作。业余创作50年来,在全国报刊发表新闻及文学作品1000余万字,出版报告文学集《一代天骄》《一代风流》《太阳神》;中短篇小说文集《清清的玉女河》;散文集《清明祭》等。作品选入多种版本,在全国省市60多次获奖。
编辑:张铭
值班主任:李玮
校对:杨天宝
编审:王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