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讲故事|建设石马水库(上)
1958年,中共博山区委决定号召大家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修建石马水库。今天的“老党员讲故事”系列片,让我们跟随谢新谟去了解当年建设石马水库的情景。
谢新谟,博山人,1943年出生,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参加石马水库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确定了“防止水患、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水利建设基本方针,并要求在这一原则下,各地“根据不同的人力财力及技术等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水利事业”。当时尽管财政紧张,但为了解决淄河上游洪水泛滥的难题,1958年,中共博山区委决定号召大家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修建石马水库。
谢新谟
当时(1958年)11月7号,就在这个水库的坝上、这个山顶上,那时候没有树,在这底下开的大会,上头坐着一万多人,照了个相,当时的情景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人的精神焕发、斗志昂扬的场面, 修开了以后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那种情景确实很壮观。
1958年冬天,根据上级部署,石马水库开始动工修建,尽管是隆冬时节,但大家的热情非常高涨,当时参加水库建设的主要有四个公社,分别是黑山公社、源泉公社、郭庄公社和石马公社,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水库建起来,大家不辞劳苦,最远的从距离石马村20多公里的地方赶过来。
谢新谟
那时候事先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像蛟龙(村)那里的离着这边远,就在我们村住着。给他找好房子,在户下住着,村上有食堂,给他送饭,下了班给他送到我们村,他再去领饭,像郭庄公社、源泉公社都在附近的村住着。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指挥部实行“承包到社、责任到人”的施工方案,每个公社具体修多少米,每一段要求达到的厚度是多少,每一段是由哪几个人负责的,都分地非常详细,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验收。
谢新谟
哪个公社分多少米,按人口分的这个地段,分了地段之后,像石马公社10个村,再按你的人口,再一步一步按人分多少米,最东边是源泉公社,再这边是黑山公社,再这边是石马公社,最西边是郭庄公社。
那时,每个公社就只留下一部分老年和妇女在家里种地,年富力强的都去修水库,大家有的推车子,有的肩挑人抬,那时候没有任何机器,全靠人力,大家依旧热情饱满。
谢新谟
才开始挖地槽时候,用不上小车,就是用抬筐,两个人一架,有专门挖的,有专门锄的,你就往大坝外面后面抬沙,近了不能用小车了,再一个挖到河底时候,车子得有人拉才能拉上来,就是指望人抬,一个人发了一个护肩,两个人一架你就往外抬。
工地上部分男女老幼,大家都热火朝天,生怕自己效率低,耽误了工程进度,尽管修水库劳动量非常大,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齐心协力,硬是凭着双手挖出了水库地槽。
谢新谟
水库底是一条河,全部是沙,大约有这个墙的高低,有四米来高,全部是沙,挖到这个山石就是挖到这个山石底盘,北边全是一个土渣堆,一个大土渣堆,有四、五米的土渣,开始这就肩挑人抬,使小推车推,小推车推按趟,一个人一天得一百趟,一趟四五百斤。
共产党员李玉文老家在滨州地区,从部队复员后,听说博山在修石马水库,主动要求来到博山参加建设,和大家一起推小车、搬石头,起早贪黑,终因过度劳累,牺牲在水库建设的工地上。
谢新谟
他当过兵,很实在,是共产党员,他不大会推车,人家那里是平原地区,都是地排车或者是马车拉,咱这里是手推车,每天他推不了那么多趟,后来累得他去世了,就是累死了,这个人叫李玉文,后来他就埋到我们村的公墓了。
为了确保水库坝底不漏水,地槽要非常牢固,每一层土都要压五到六遍,大家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当时的条件,发明了一种叫做“朝天夯”的工具,大大缩短了夯实大坝的时间。
谢新谟
用绳子五六个人拉起来,那个夯就朝天,哐的落下来,它的劲大,就夯得比较实,还一边唱着自己创造的歌曲,就是夯的时候唱的歌曲,主夯的那个人就是拿着柄的那个人,以他为主,他说是看见一个什么事情,他就编出来,一边唱着大家一边说。
当时没有专门的宣传人员,领头打夯的人总是会根据眼前看到的,马上编成歌曲,带着大家唱,这样既缓解了压力,也能凝聚士气,让大家团结一致。
谢新谟
创造了这种曲子,一边唱着,或者是哪家的劲头多大,或者是推车的跑得多快,他就编出这个词来,接着就唱出来提高士气。
为了工程建设,大家手上、肩上都磨出了水泡,有的磨破了皮,伤口鲜血直流。
谢新谟
(那时候)太累了,抬石头、抬沙,石头得用一个小车外胎缠上些铁丝,外胎就是一个圈子,用铁丝缠住它,用钳子拧住它,两个人去抬石头,之后是护坝,上来地平面以后,每一阶打400(厘米)高,就是40公分高。
时光荏苒,回忆起当年修建石马水库的场景,老党员谢新谟依旧历历在目。当时工地上累病的、累倒的比比皆是,但工程建设者们不畏艰难,用双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取得了石马水库建设的阶段性胜利,但随着1959年冬季的到来,工程能否顺利开展,面对三年自然灾害,大家的温饱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石马水库最终能不能如期完工,下期请继续收看《老党员讲故事:建设石马水库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