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淄博玻璃产业十年出口增长近8亿元
踏出国门、扬帆海外,是新形势下山东省淄博市玻璃企业的“新长征”。
在共建“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淄博市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通过金融赋能、企业改革创新、政府为企业精准寻求商机等方式,为玻璃企业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舞台。淄博市已成为全国日用玻璃制品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金融赋能 助力高耗能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消费升级,玻璃制品也迎来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但业内人士指出,日用玻璃产业为高能耗的传统工艺落后产能,企业想要在细分市场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走创新发展之路。
在山东宏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厂区,可以看到一道独特的布局,传统手工制作车间与全新的自动化生产车间隔街相望。
“正是利用精细的手工制作工艺,宏达玻璃生产出了一批批品质精良的产品,借此打开海外市场,收获了企业的‘第一桶金’,也将宏达玻璃独有的大型器皿制作工艺推向了世界。而产品销路打开后,则需要技术创新改造提高产量。”山东宏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盖福奎说。
2021年,宏达玻璃利用淄博市“技改贷”政策,投资5000万元对三号车间进行技术改造。目前宏达玻璃拥有世界先进的机械化流水线12条,全自动压制设备3台,ABB全自动机械手6台,日产量可达200多吨,在大尺寸瓶罐玻璃材料领域位于国际前列,年生产能力突破10万余吨。生产的容量为2500ml以上的日用玻璃广口瓶占全国出口市场的95%,产品越来越受到各国客商的青睐,年销售额达2亿元。
金融服务正在赋能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为企业提供“输血造氧”的独特功能。
技术创新 助力传统产业拓出千亿市场
在传承传统玻璃工艺的同时,淄博市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玻璃产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当企业完成自我革新后,进一步去拓宽市场,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淄博市玻璃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依托“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广阔市场,真正实现“走出去”。
山东黑山玻璃集团通过几年的潜心研发,生产出高硼硅耐热玻璃产品。“高硼硅耐热玻璃既可以耐受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也可以直接放到280摄氏度以上的烤箱中使用,其性能受到外国客户的青睐,出口量占全国市场的95%以上。”该集团销售经理吴建东介绍。
“传统产业也可以开拓出千亿级市场。”山东黑山玻璃集团总经理韩祥孝说,把传统产业高效输出到“一带一路”国家,既可以恢复在淄老企业的“造血能力”,又能实现传统产业“第二春”。
为了给企业出征“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商贸机遇,淄博市玻璃企业在原有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日用玻璃企业的研发水平和产品品质逐年提高,正引领日用玻璃产业向轻量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
政府牵线 助力淄博美物跨境出海
淄博市贸促会、淄博市商务局等联合淄博海关从淄博市传统产业实际出发,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寻求新商机。
2023年10月16日,淄博市贸促会举办跨境电商业务交流洽谈会,淄博海关、淄博市商务局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与会客商山东云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就服务淄博企业跨境电商运营和人才培训,助力玻璃制品等淄博美物跨境出海、拓展国际渠道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
山东云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及互联网技术研发企业。该公司长期专注跨境电商领域,在境外多个国家建有多个海外仓,具备欧洲全线、巴西等区域物流运输优势,专业从事企业跨境电商运营、国际物流运输、人才培育、知识产权及市场开拓等服务。
淄博海关数据显示,淄博市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玻璃制品出口规模由2013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7.8亿元,年均增长6.5%。2023年1—9月份,淄博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玻璃制品12.5亿元,占淄博市玻璃制品出口市场份额的33.2%。
十年步履坚定,十年再启新程。淄博市玻璃企业正在利用各类政策优势,在“一带一路”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作为百年工业强市的淄博,也力争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