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事之秋”心脑血管疾病易高发 如何科学预防?

齐点淄博 2024-09-24 16:44:29 阅读量:

2024-09-24 16:44:29

秋分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空气愈加干燥、气压不稳、风速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群,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的时节更需要提高警惕。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葛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秋分后气温下降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容易升高或者波动大,加上秋季天气干燥、日常饮水不足等因素,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此外,秋季气压常常不稳定,高气压和低气压交替出现,也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概率。具体来说,气压升高时,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气压降低时,空气中含氧量减少,人体会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可能影响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葛庆指出,任何极端天气(气温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对极端天气的正确应对。在天气变冷时做好保暖工作,及时增加衣物,避免受凉,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和脚部的保暖,避免外周血管剧烈收缩引发疾病。在气温骤降来临前,提前采取防寒措施,保持室内温暖。

“随着天气变冷,人们摄入高热量食物增多、户外活动减少,也是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因素之一。”葛庆建议,秋季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如多喝白开水、淡茶水等,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葛庆提示,秋高气爽之时,适合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户外运动,能让心脏保持相对平稳的运行状态。若天气寒冷,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外出晨练,建议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以前的时间段,温度相对升高时再外出,或是选择在室内进行锻炼。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突然的情绪激动也会威胁心血管健康。遇到气温和气压变化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葛庆强调,如果既往有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如出现明显波动要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不要盲目自行调整药物。

来源:人民网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