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网民·在淄博 | 张学军:银发丹心家国情怀

2025-05-14 14:36:57 阅读量:

2025-05-14 14:36:57

巍巍鲁山脚下,悠悠孝妇河畔,有这样一位古稀老人,他用42年的教育生涯培育万千桃李,以48载的党龄践行初心使命。近年以来,勤勉笔耕,在网络新天地中,辟出一片弘扬正能量的精神沃土,谱写出一曲曲讴歌正能量的时代之歌。他,就是博山区教体局退休干部、博山赤子张学军,一位将个人情怀与时代脉搏和媒介宣传紧密相连的“好网民”。

从三尺讲台,到治理学校,再到网络空间。张学军人生角色虽然几经变化,但却始终初心不改。

2016年,张学军告别教育岗位,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奉献。他深刻认识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更是弘扬正能量、传承文化基因、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阵地。于是,他毅然投身新媒体创作,以“军戈文澜”公众号、“军哥”美篇等为载体,开启了宣传博山、讴歌时代的新征程。近四年来,共创作文学作品148篇,总阅读量达125万人次。

张学军坚守“文以载道”创作圭臬,始终以弘扬正能量为宗旨,2020年3月,他创办“军歌文澜”个人公众号,聚焦博山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红色基因、特色物产和人间烟火,两年间用8万字55篇原创文章,阅读量达13万人次,再现了博山生态环境、人文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精彩故事。

2021年6月起,公众号《军戈文澜》精心推出20期《裕禄故乡博山人,追梦党史万里行活动纪实》,5万余字,千幅照片,阅读量愈3万人次,生动展现了博山赤子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党史精神的动人历程。这些文字,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后人的激励,让红色信仰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作为博山区五老志愿者,他精心撰写近1万字专题演讲稿《初心浴火,追梦未来》,走进全区中小学、企事业单位、乡镇农村,用40余场饱含深情的讲述,在听众心中播撒下红色的种子,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2022年4月,67岁的张学军不惧年龄与技术的双重挑战,开始自学制作美篇。他在短短3年时间内创作出93篇作品。这些作品,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向世人展示着博山的魅力。1.3万的关注,5643名粉丝,111万的阅读量,2.3万的点赞,这些数字背后,是对他家乡文化执着挖掘与深情传播的关注和认可。

2024年,他创作的28篇原创作品,年度阅读量高达42万人次,涵盖桑梓经典、红色风华等七大主题。桑梓经典,宣传博山孝文化的故事和陶琉文化;红色风华,报道老兵之家风貌、主题党日活动,彰显红色家国情怀;岁月情缘,宣传尊老爱幼和友谊盛会,弘扬社会正能量;杏坛花开,报道学校研学之旅和追思焦裕禄主题活动,为五育融合助力添彩;墨彩文影,宣传村校书法活动,农村摄影展、新书发行、个人书画展,为博山文化活动添砖加瓦;美域风光,宣传地方特色,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双旅流韵,为裕禄故乡博山团队“红色史诗寻根黄河”系列活动进行多次专题报道,并为博山“红色史诗、黄河交响”大型摄影展撰写前言、结束语和一百块版面的文字,进行相关的宣传推介活动,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褒扬。

2025年,已至古稀之年且左腿残疾的张学军,再次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挑战自我。他跟随博山数码摄影团队,踏上万里长江行的征程。16天的艰辛跋涉,以惊人毅力,夜以继日撰写16篇纪实报道,独自承担美篇制作重任,最终收获15万人次的阅读量。这是继2018年20天川藏行旅连日撰写19篇连续报道(公众号“博山天地”推介)之后,又一次挑战个人极限的纪实写作报道记录,赢得大家的美誉高评。这不仅是他个人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光时刻,更是他对“好网民”责任担当的生动诠释。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