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网民·在淄博 | 徐鹏程:筑牢数字安全网,传播网络正能量

2025-05-25 16:53:35 阅读量:

2025-05-25 16:53:35

作为淄博机电工程学校机电部23级机电1班的班主任,面对以“网络原住民”为主体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网络文明的引路人、数字安全的守护者。在“人人皆网民”的时代,我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数字安全网,传播网络正能量。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网络使用中也存在“重技术、轻安全”的问题。班里学生每天和机床电路打交道,拧螺丝、装配件的手艺越来越熟练,可一拿起手机,却常对网络陷阱掉以轻心。我想,光掌握技术不够,还得帮他们在数字世界里站稳脚跟,尤其是面对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风险,必须用学生听得懂、愿意学的方式筑牢防线。

扎根班级阵地,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我定期开展“文明上网”主题班会,坚持“不讲空话、只讲干货”,注重用真实案例引发学生思考,避免说教式灌输。

我和学生一起拆解诈骗套路,选取近期高发的“游戏账号交易骗局”“虚假兼职陷阱”等案例,让学生分组分析诈骗步骤,总结防范要点。一次班会上,学生小王分享:“骗子总用‘限时优惠’制造焦虑,咱们越急越容易上当!”我与学生总结“三不三要”口诀——“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要核实、要警惕、要报警”,成为日常用网的“护身符”。在班会课上,我们进行“网络安全应急”模拟,假设班级群出现“缴费通知”可疑链接,引导学生快速反应:@老师核实、提醒他人勿点、截图举报。学生小郑说:“现在看到群消息,先看是不是徐老师发的,再决定点不点。”

深耕班级群“责任田”,播撒网络正能量。机电班学生课余时间爱刷短视频、打游戏,为扭转“娱乐化用网”倾向,我化身“网络信息筛子”,在班级群持续推送优质内容,让屏幕成为传递工匠精神、传统文化的窗口,让“指尖滑动”变“心灵触动”。

我在班级群分享《劳动淄博 平凡之歌——燃气抢修能手徐华林:不辍创新 守好万家“烟火”》《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淄博李振华入选!》《致敬劳动者——总书记赞扬他们是“顶梁柱”》等文章,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感悟“一技之长”的价值,以工匠精神点燃学生斗志。

我时常在班级群推送《师生共赏诗词之旅(116首)》《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100集,送给假期中的孩子》《今日,冬至》《蛇年春联》等文化资源,以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学生心田。

我积极从往届所带学生中汲取正能量,以淄博榜样引领方向。邀请优秀毕业生录制经验分享视频,将中学阶段的学习心得和奋斗故事讲给班里的学生。学生小孙感慨:“看着学姐说‘虽然学习苦,但我知道自己将有个美好的未来’,深深触动了我,同样是淄博学生,我也要抓住机遇,努力学习,不负青春韶华!”

“链接”班级、家庭,共筑网络清朗空间。针对家长“管不住孩子玩手机”的焦虑,我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传授实用技巧,如:鼓励学生自建“自律互助小组”,自主上交手机,克服“手机依赖”;“家庭WiFi定时断网”,晚10点后自动关闭网络,保障学生睡眠;推荐“学习强国”“技能慕课”等平台,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看《大国工匠》纪录片。

中职班主任的“好网民”使命,不仅在于教会学生避开网络暗礁,更要培养其成为清朗空间的共建者。经过数字素养滋养青春成长一年半的耕耘,“好网民”理念在班级中生根发芽,逐渐形成“安全用网、理性发声、传播正能量”的氛围,实现零网络舆情的良好效果,无一人参与网络暴力或散播谣言。

网络空间是立德树人的新园地、新战场。我将继续以“引导者”和“同行者”的身份,让我们以“守护者”的担当、“引领者”的智慧,帮助学生在数字浪潮中既乘风破浪,更锚定航向,与学生共筑清朗网络家园,让青春在践行“好网民”担当中闪光!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