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网民·在淄博 | 解禄莘:深耕细作,传递法院强音
一、坚定信仰,强化履职担当
作为一名法院干警,她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自信,增强政治自觉,不断学习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在领导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围绕博山法院品牌创建、审判执行亮点工作及重大重要活动确定宣传选题,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国家宪法日等活动节点带领团队创作《“宪”在行动——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五四青年节 我们正青春》《法徽闪耀 告白祖国》等法宣作品,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形象、法院担当。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努力做到“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争取让每一篇宣传报道都成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力作。
二、深耕细作,传递法院强音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正确导向,紧扣法院工作主题,围绕法院重点亮点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焦点,展现新时代法院铁军的精神风采,传播博山法院司法为民的法治正能量。将心、情、思沉入一线,从新闻发布会到法庭开放日,从代表委员看法院到法治讲座进校园,不在人前在幕后,她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着法院工作的点点滴滴。策划上,建立“热点追踪+案例挖掘”选题机制,围绕民间借贷、劳动争议、婚姻家事等高频法律问题,开发“博法讲堂”视频专栏。采用“剧情演绎+法律解读”模式制作普法情景短剧,法院干警下沉一线社区本色出演,增强吸引力;拍摄中,采用多景别切换、情景再现、手持跟拍等手法提升现场感,善用自然光与稳定器保证画面质感;剪辑时注重节奏把控,通过快剪转场、背景音效强化感染力,不断精进策划与视听表达技巧。致力于传递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新时代法治声音,让司法讯息、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精心磨砺,创新宣传方式
面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公众对司法工作的高期待,传统的宣传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作为青年干警,她主动求变,紧跟新媒体传播趋势,创建微信视频号,自学拍摄剪辑,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法院工作成果,普及法律知识。线上重点打造“短视频专栏+直播互动”模式,运用h5长图、情景短剧等形式增强吸引力,依托大数据分析优化内容推送,线上新媒体矩阵逐渐成型,粉丝数量稳步增长,影响力不断扩大。线下宣传同时发力,突破传统“摆摊发册”模式,转向“场景化、体验式、精准化”服务,打造“可感知的法治文化”。开展庭审观摩、送法五进、模拟法庭等沉浸式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普法方案,如针对老年人采用图解手册结合保健品诈骗、理财陷阱等真实案例进行普法宣传,针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普法,针对务工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及劳动法相关科普,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组织模拟庭审等。不断学习宣传强院的策划金点子,院内活动如何策划得更新颖细致,宣传彩页和展板排版是否还能细化,情景剧怎么演更有感染力,PPT内容和形式的精进搭配打磨,通过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提升法院新闻宣传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