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网民·在淄博 | 孙健:扎根乡土传大爱 指尖飞扬筑文明
在沂蒙山腹地的沂源县,有一位身穿环卫工作服的自媒体人,他叫孙健,是县城环卫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是抖音平台拥有近4万粉丝“沂蒙山里娃”账号的主人。三年来,他用600多个短视频搭建起一座连接山乡与外界的桥梁,以镜头记录乡村振兴的蓬勃气象,用真情传递基层劳动者的奋斗故事,在方寸屏幕间书写着新时代“好网民”的责任担当。
2022年,当孙健第一次举起手机拍摄家乡的樱桃林时,这位“80后”青年不曾想到,这个随手记录的动作会演变成一场持续三年的“影像长征”。自2022年5月开通抖音账号以来,他利用节假日走遍沂源县12个乡镇、200余个村庄,累计行程超过2万公里。从朱家户村的千年流苏树到鲁山脚下的万亩桃园,从燕崖镇“悬崖村”的民宿改造到东里镇“沂蒙红嫂”的创业故事,他的镜头始终对准那些“沾着露水、冒着热气”的乡村图景。
在张家坡镇凤凰山脚下,孙健发现果农王德富守着20亩优质苹果却因交通闭塞滞销。他连夜蹲点果园,用镜头展现凌晨四点果农剪枝疏果的辛劳、正午骄阳下汗透衣衫的采摘、傍晚时分载满三轮车的丰收喜悦。视频发布后,“沂蒙老王的苹果”话题播放量突破70万,订单从各地涌来,一周内卖出8000斤苹果。“以前觉得拍视频是年轻人的玩意儿,没想到真能帮咱老百姓打开销路!”老王朴实的感慨,道出了孙健坚持的意义。
作为一名环卫职工,孙健对“马路天使”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天凌晨四点,当城市还在沉睡,他的镜头已开始记录同事们的日常:老张用自制“扫把修复器”延长工具使用寿命,王大娘把捡到的准考证连夜送到考生家,清雪车司机连续作业16小时后趴在方向盘上打盹……这些《凌晨四点的沂源》系列视频,累计获赞超200余万次。有网友留言:“原来我们干净整洁的街道,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付出。”
他尤其关注环卫群体的权益保障。2023年夏天,连续多日40℃高温天气下,孙健拍摄《环卫工人的水杯》,特写镜头里10个颜色各异的水杯摆在树荫下,配文:“每人每天喝掉8斤水,却舍不得买瓶装水——因为他们是‘最会过日子’的人。”视频引发强烈反响,县总工会随即开展“爱心水站”建设,在主要街道设置23个免费饮水点。当看到同事们在饮水点接水时露出的笑容,孙健更加确信:“流量应该流向需要被看见的地方。”
在内容创作中,孙健始终坚守“三条铁律”:不博眼球、不蹭热点、不传谣言。他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不定期参加“拒绝标题党”“识别网络诈骗”等主题活动。他的一位铁粉这样评价道:“‘沂蒙山里娃’的作品就像沂蒙山的清泉,涤清了网络空间的浮躁之气。”
如今的“沂蒙山里娃”账号,已成为传播淄博正能量的重要窗口。孙健始终保持着业余拍摄、下班剪辑的节奏,口袋里总装着记满灵感的小本子。“我的镜头永远不会‘杀青’。”站在沂河源头,他指着正在建设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说道:“明年这里会通高速,我要把山乡巨变拍成连续剧!”
从环卫工人到正能量博主,孙健用三年时间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好网民”:他的镜头里有泥土的厚重,也有星光的璀璨;他的作品流淌着沂蒙精神的红色血脉,跃动着与时俱进的青春脉搏;他的故事证明,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络空间的“微光”,而当无数微光汇聚,照亮的就是一片清朗的天空。在这条充满烟火气的创作之路上,孙健依然在奔跑——带着对家乡的深情,怀着对时代的敬意,用初心与热爱继续书写属于平凡人的不凡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