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网民·在淄博 | 刘建博:黑岩砥砺,写就左墨人生

2025-05-28 10:02:06 阅读量:

2025-05-28 10:02:06

刘建博,笔名黑岩,号左墨、左军,男,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临淄区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临淄区辛店中心校退休教师,现为临淄区辛店街道牛山社区居民。刘建博热爱文学、书法、音乐,是一位卓越的诗人、作家、书法家,现已成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残文联作协副主席、临淄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临淄区吟诵学会副会长、《临淄诗词》副主编,著有诗集《黑岩石》、《天蛇》、《峰之星语》(4人集),作品入编《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山东诗选》《新世纪诗选》《山东散文选》等选本,先后创作了《王朱村村歌》《辛店镇镇歌》《殉马坑抒怀》《我的家乡在临淄》《敬老院里唱新歌》等歌曲,在当地取得了良好反响。退休后,刘建博担任了临淄区老干部志愿协会的会长,成为了一名“五老”志愿者,累计参与、组织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200余小时。在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的文化文艺志愿服务中,刘建博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写诗、谱曲、朗诵、教授书法,为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左墨芬芳绽放出最美晚霞余晖。刘建博老师获得了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榜书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淄博市老年老干部书画名家、淄博市优秀五老红色故事宣讲员、淄博市“勇立时代潮头,重振齐国雄风”诗词创作征稿活动三等奖等荣誉称号。

      黑岩砥砺:左手书写峥嵘人生

刘建博因在一周岁时患婴儿瘫,自此留下了右臂萎缩后遗症。从开始上学后刘建博就只能被迫用左手写字,因自身非常刻苦勤奋,他用左手写的字总是班里最好的。读高中时,他在校图书馆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从此当一名作家成为了他最美好的梦想。离开学校后,他在村里给生产队放过牛、当过乡村播音员,后来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期间受文友们的影响,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然而文学梦并非那么一帆风顺,当初刘建博创作了上百篇诗歌,但投稿后都杳无音信。正当他拼命一搏,不成即弃之时,他的题为《包年饺》的诗歌在省报《农村大众》“沃土”副刊发表了。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在省级报刊发表了30多篇诗歌。

2008年2月,接受著名红颜诗人秀水的提议,刘建博在新浪网建立了自己的集文学艺术为一体的个人博客,博客图文并茂,更新频繁,其博客访问量高达16多万人次,关注2万余人,其中著名作家莫言曾到刘建博的博客上访问并收藏了刘建博的散文《三月三,赶牛山》。2010年,刘建博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黑岩石》,市区多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刘建博左手写人生的事迹。2014年,他又出版了第二部诗集《天蛇》,并获得了第九届淄博市文学艺术提名奖,还成功加入了山东省作家协会。

同时,刘建博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用左手运墨,写出了有独特韵味的书法作品。近年来,刘建博通过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专业三级初评,其作品在中国残联与全国政协共同举办的“放飞梦想 共奔小康”首届全国残疾人书画展中展出,在第四届山东省老年书法美术大赛荣获三等奖,并多次在淄博市、临淄区进行展览。刘建博还擅长填词谱曲,先后创作了《腾飞吧,辛店》、《幸福开花》、《文明实践,花开牛山》等歌曲,为《临淄文明实践歌》填写了歌词,并有歌曲在《音乐时空》杂志发表。

经过近四十年的不懈努力,刘建博的文学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潮》《绿风》《新诗大观》《当代作家》等刊。有作品入编《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山东诗选》《新世纪诗选》《山东散文选》及散文集《广袤原野,十八棵树》等选本。正如刘建博在诗中写道的那样:我是严冬里/一株笔直的树/如同一盆夜来香/往往在无人知晓的夜里/发出花香与果实……从放牛娃到左手艺术家,刘建博用拼搏和努力为自己书写了一篇黑岩砥砺、人生如歌的诗篇。

左墨芬芳:奋力绽放晚霞余晖

“我们要像黑岩一样,坚实、鼎立,我的意思是人要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在临淄区老年大学,刘建博向参加活动的银龄志愿者们分享着自己的感悟。“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正是刘建博“黑岩”精神的最好写照,退休后的刘建博没有就此沉寂,他先后担任临淄区老干部志愿者协会会长、临淄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多次参与全区层面的“我来讲党课”活动,以《半截皮带》为题生动讲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为全区党员干部上党课。同时刘建博还加入了临淄区“五老”志愿服务队伍、牛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被辛店街道办聘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宣讲团讲师,被推选为裕华小区业委会主任和红色楼长,义务承担起为淄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讲授声乐课的职责。在这一切的背后,文学艺术始终是贯穿刘建博退休生活的主线。

他用诗词凝聚群众、引领风尚。刘建博很早便意识到了社区文化建设是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抓手,2020年,为宣传社区文化,刘建博推动创办了《牛山文艺微刊》,刘建博老师义务承担起了管理期刊编辑、核稿、发布的职责。期刊的创设成功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文艺创造的热情,一时之间期刊的版面竟供不应求。随着期刊的日益规范,刘建博成立了“左墨诗歌学社”志愿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诗词写作创作的指导和文化领读等志愿服务,讨论诗词一时成为了牛山社区居民茶余饭后的重要娱乐方式。

他用歌曲鼓舞人心、助人自助。为了推动社区居民深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刘建博带领志愿者创作了歌曲《垃圾分类歌》,并教导社区志愿者进行广泛传唱,积极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疫情防控期间,刘建博以笔为援,以声助力,充分发挥文艺特长演绎了《战役谣》和《老干部执勤记》两部作品,还创作了诗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以及多幅书法作品,用文艺的力量鼓舞人心,倡导老同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抗击疫情凝聚正能量。聚焦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刘建博专门为淄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创作了歌曲《幸福开花》,深受居民的喜爱。空闲之际,刘建博与老伴经常到火车站广场去遛弯,多次看到有个残疾人在卖唱,刘建博发掘其唱功不错,通过交谈了解到这人名叫范文平,擅长唱吕剧和黄梅戏,于是刘建博介绍他到了临淄区阳光残疾人中心参加文艺活动,赚取生活收入。

他用书法传递文明、弘扬美德。刘建博依托牛山社区“赶牛山”文化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固定每月参与一次文化下乡活动,免费为群众送上自己创作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新时代的书法作品。同时,刘建博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牵头成立牛山社区长者社团,为社区爱好书法的居民提供学习平台,义务教授108名社区老年人和孩子们学习书法、朗诵、合唱,与社区伙伴齐学习、同提升。在临淄区委宣传部、临淄区委老干部局、辛店街道等单位组织开展的文化文艺活动中,总是少不了刘建博的身影,孩子们一见到刘建博,总是亲切地称呼他为“黑岩爷爷”。

退休以来,刘建博所有开展的活动和工作都是公益性质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单纯的热爱。截至目前,刘建博已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累计服务时长达1200余小时,为社区居民做过的好事和贡献更是不胜累举。刘建博自取的笔名“黑岩”,意在将岩石作为磨刀石磨砺自己的意志,在燃烧自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回报社会。他曾自拟对联“漫漫风雨路,铮铮岩上人”,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