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淄博:乡村振兴的“郝峪+”模式(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博山区中郝峪村,从留住“人”到引来“人”,守住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实现乡村振兴。
这几天,中郝峪村的孟凡云,正忙着接待从济南来的游客。
济南游客 晓菲:不管你是进来做饭也好,出去出门也好,他们一直都陪在你身边,就像家人一样。
然而,游客说的这个"家",曾经连自己村的村民都留不住。
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村民 孟凡云:一口人分3分地,种地挣不了钱来,我和我对象都上博山去打工。
中郝峪山清水秀,却人多地少。村子360口人,最多的时候300多口人外出打工。急了眼的村支书赵东强砸锅卖铁,筹了1万元启动资金,鼓励5户村民搞农家乐。
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赵东强:这五户人家多少有点起色的时候,一看买卖挺好,他们就互相无利竞争,互相压价,你40、我30、我20,甚至我送给他让他白吃白让他住。
无序竞争导致服务越来越差,游客也越来越少,刚做起来的农家乐眼瞅着要黄了。大学刚毕业的赵胜建返乡创业,想带着村里的年轻人一起把农家乐再搞起来,但一开头就吃了闭门羹。
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村民 孟凡云:不干,不挣钱你弄来做啥,干了白搭上那些东西。
赵胜建一家一家磨嘴皮子,勉强做通了20多户村民工作,以房屋入股,成立幽幽谷旅游公司,按照公司化运营,统一定价,统一标准,统一接待。
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 赵胜建:他们慢慢开始算账,这个副业的收入慢慢赶上主业了,所以上心程度就不一样了。
慢慢的,村里的农家乐又红火了起来。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村里缺少旅游项目,游客大多住上一天就走了。赵胜建他们提出让村民把土地、资金等资源拿出来入股,一起搞项目,但吃过亏的村民却不想再折腾。
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 赵胜建:跟村民也吵过干过,因为他觉得我没必要再投这个钱了,家里挺好的,咱们挺稳定了,你还犯了病让我们把钱花出去。
村民不愿意把钱投进项目,其实更多的是对股份的不信任,害怕分配不均。
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 赵胜建:专门选出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作为评估小组,根据市场价,对所有资源进行评估,你看土地我们就分成三个类别,二级地就根据市场价走,统一1亩地1千块钱进行评估,产量低的地,我们分为三级地,给它下调10%到20%,这样村民一听接受啊。
目前,中郝峪村全村103户村民,整合2800亩土地,再加300万元现金,集体入股,打造了幽谷仙境、真人CS、特色研学等40多项乡村旅游项目,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全村实现综合性收入3500万元。
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村民 孟凡云:我自己一年就挣七八万,你还不信,我这五六十(岁)了一年挣七八万和玩似的,我出去打工没人要,(现在)可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