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海归创客颜景川:让激光产业拥有“硬核”技术
3月3日的《新春走基层》,我们来认识“80后”海归创业者颜景川,他带领团队在激光产业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获得一系列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持续创新助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这几天,颜景川和团队正在对激光切割设备植入一个新装置——快速连接模块,这个仅有手掌大的模块,可以让大型激光装备的部件,能够像积木一样进行拼插组合,拼装后的水平误差控制在0.015毫米之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
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颜景川:现在我手里拿的这块板就是我们实现模块化的一个核心装置,可以将十几吨重、二十多米长的大型激光切割机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前提下,将交付周期从45天降低到7天之内,生产环节的人工成本也能降低至少一半。当然它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我们的设备在出口的时候,将以前的框架运输变为集装箱运输,既安全又经济,海运费缩减三分之二。
2007年,怀揣着科技梦和制造梦的颜景川先后赴韩国和德国深造学习,在国外留学期间,他敏锐的察觉到,国内在激光技术应用领域还比较局限,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012年,颜景川选择回到淄川区创业,希望通过激光技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颜景川:当时回到家乡,发现像陶瓷、塑料、机械等行业都可以用激光技术来提高生产工艺,但是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对激光技术的认知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一间破旧的厂房,三台组装设备,就这样,颜景川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当时由于产业供应链不足,高层次研发人才难以引进,为破解这些问题,他探索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寻找突破口。
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颜景川:引不来高层次人才,我们找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合作,这一模式让在小城市享受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科研资源,也降低了成本,政府还通过引导基金和公共服务大力支持,也让我们切实体会到回家的感觉。
创业初期,颜景川和团队从生产相对单一的激光打标设备入手,边生产边研发,这期间,他将眼光瞄准了激光切割机的模块化的设计方向,突破了从硬件到软件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不仅完成了完全的国产化,还实现了激光切割等成套设备出口。
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颜景川:它借鉴了我们传统的榫卯结构和机械装置相结合打造这个模块,它的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搭建一台大型激光切割机,就可以像搭建积木一样简单。我们用标准化的模块,解决了很多应用中的个性化需求。
作为市人大代表,颜景川还为助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在他的建议推动下,总投资10亿元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拔地而起,吸引了不少企业落户,产业链内多家上下游关联企业的聚合发展, 让激光产业由“小生态”发展为“大产业”。
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颜景川:作为一名海归创业人员,我非常的庆幸我赶上了国家发展最快的时代,我们也将不断研发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提升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