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担当作为好支书】⑬王金成:塑造乡村建设的“瓦泉模式”

齐点淄博 2020-07-19 11:31:36 阅读量:

2020-07-19 11:31:36


   编者按为落实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高质量发展“树标对标夺标”行动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全市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日前,市委组织部围绕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组织选树了100名村(社区)“担当作为好支书”。即日起,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党史研究院联合,组织对“担当作为好支书”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说起上瓦泉村,有的人印象还停留在那个村集体收入不足2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贫困小山村。作为上瓦泉村的“领头雁”,村书记王金成抢先一步抓机遇,快人一招见行动。他率领村“两委”一班人,紧紧围绕中央要求,结合实际,以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以务实为民的朴素情怀,以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者。

现如今的上瓦泉,黄桃采摘园、999开心果园、大榛子采摘园等林果产业纷纷应运而生,渐入四季瓜果飘香、天天游客不断的佳境,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前往观光采摘。王金成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书写出了富民强村的壮丽篇章。

种下“少年梦”
立志改变家乡

  2020年7月,记者来到位于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的上瓦泉村。刚到村口,就看见“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博山区人大代表、上瓦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金成正站在屋顶高处与工人讨论新的便民服务中心的施工情况。高高的日头把他的脸晒得通红,如同他那颗一心为家乡建设的红彤彤的心。


“回来一次不变样、回来一次不变样,这就是我当年回村后的感受。”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瓦泉村人,王金成17岁便到博山城区打工。24岁那年,他再次回到这个多年来仍未有任何变化的家乡时,他许了个愿望,也是他的承诺:“35岁之后,一定要回来,改变上瓦泉!”2007年,王金成放下自己发展不错的生意,毅然决然回村子带领乡亲们发展致富。

  担任村两委主职后,王金成通过多方调研,多次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寻求村民发家致富的新门路。

  “通过调研,我们意识到,单纯依靠传统农业很难让大家尽快富起来,只有立足上瓦泉村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抢抓国家出台的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博山区委区政府整建制建设生态农产品生产区机遇,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王金成告诉记者,为了让村民们尽快转变思想、达成共识,2009年,全村先后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会、种植户会议50余次,调动党员到群众家中进行工作动员。

  仅一个月的时间,村里流转土地600余亩,投资60余万元对集中连片的土地实施了客土置换;同时,发动党员动员群众投资400余万元建设起20个有机韭菜大棚、60个有机草莓大棚,当年纯盈利100万余元,为全村高效农业发展打好了基础。

当上“有机书记”
把生态资源变成富之源

当问及为什么会选择种植有机农作物时,王金成拿出了一份《淄博日报》,那是2008年刊登的一篇沂源县中庄镇种植户阮明文通过种植草莓发家致富的报道,正是这则报道给了王金成灵感,让他一步步走上了“有机书记”的道路。

  “在组织村两委成员到中庄镇实地参观学习归来后,我们就商议规划了5个草莓大棚作为试点,并请来了沂源县中庄镇种植大户阮明文提供种植技术。”王金成回忆道,“那是2008年12月25日,当看到成熟的第一枚草莓,我心情非常激动,咬了一点细细品尝,口感特别好,当时我就预感到,我的试验成功了。”据了解,上瓦泉村当年创造了每亩收入1.5万元的奇迹,5个试点种植户对收入非常满意。

  “2009年我有幸参加全市有机农业种植动员会。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周继强博士讲了发展有机农业的相关知识。3月份,我就到江西省万载县茭湖乡参观学习有机农业种植,我感觉到发展有机农业,是上瓦泉村强村富民的新希望。”王金成回到村后立即组织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当时他讲了三句话:“一、我们草莓种植实验成功了,说明我们有条件发展有机农业。二、我们上瓦泉村有种植韭菜的传统,但韭菜长期用农药保证不了它的安全性,如果我们发展有机韭菜和草莓,市场将会非常的广阔。三、发展有机农业需要成方连片,为解决土地流转,让75岁以上老人放弃土地经营权,享受每年350斤面、180元零花钱的补助,土地整合与互换300亩发展有机农业,所有山地发展林果树,总之我们上瓦泉村位于深山之处环境独特、淄河上游、周边无污染企业,是发展有机农业的独特区域。”最终确定了上瓦泉村以“发展有机草莓、韭菜为突破口,逐步发展壮大有机农产品种植”的发展思路。

  2015年,上瓦泉村成立了山东鑫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占地200亩的“999开心果园”,打造现代化高效有机生产园区,形成了采、购、游、吃、住、行一条龙的都市农业休闲旅游链条,成功举办六届“草莓采摘季”活动,初步形成“休闲农业生态游、乡村旅游观光游”的良好发展模式。园区被确定为中国民族对外合作促进会安全食品创新园区、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特色村。村民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村集体的收入也水涨船高,2019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村集体的收入达到200多万元,乡村产业振兴让上瓦泉村彻底告别了贫困,全体村民走上了脱贫奔康路。

心系群众谋发展

担当作为好书记

“我们这个村领导太好了,就算是自己的儿女对我们也没有这么上心。” 村民翟桂兰一提起王金成就竖大拇指,“我和老伴都七十多了,年纪大了不能出去打工,家里没经济来源了。王书记知道了,让我老伴去采摘园打工,给我们解决了生活问题。” 

王金成自担任村“两委”主职以来,他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齐鲁乡村之星”、“淄博市劳动模范”、“时代先锋”个人等荣誉称号。在2017年12月,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列席了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他积极深入群众,悉心听取群众意见,带领群众解放思想,拓宽思路谋发展。上瓦泉村发展每一项产业,都严格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带领广大村民共同参与。这些产业充分发挥了上瓦泉的生态环境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现了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完美结合。有机草莓、特色林果等产业发展,不但扮美了村容村貌,而且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让人买的放心,吃的安心。虽然农产品价格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三至五倍,仍备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村子想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实现新的突破。”王金成告诉记者,如果说产业是立体有型的,那么文化就是乡村的内涵和灵魂,也是一个乡村最具吸引力的元素。2018年,王金成带领村“两委”开始探索由鲜果种植采摘到干鲜果品种植加工销售和休闲度假旅游的全产业链模式转变。“我们把村里35处闲置破旧的民房重新翻修,把别具特色的乡风民俗、红色文化等乡村文化元素,以特色民宿、百姓大舞台、培训基地等形式融入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王金成表示,为了振兴乡村文化,村里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大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庭院,提升村民文化修养和素质。

2019年,为了实现了从小草莓到大榛子、从鲜果到干果、从棚内到棚外的产业振兴升级,上瓦泉村联合周围8个村,探索成立了联村党委,促进了村与村之间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初步建成600余亩东峪榛子育苗基地和榛子种植示范园区,并着手筹备成立淄博市榛子产业协会,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博特色板块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的一年,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上瓦泉村将继续阔步向前,唯旗誓夺,事争一流。

来源:淄博晚报

【担当作为好支书】⑫褚全德:45年坚守最基层 用心绘就“美丽幸福村”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