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评】对标深圳 “对”出淄博新境界
淄博和深圳,仿佛“八竿子打不着”。
一个是几十岁的青年,一个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齐国故都。
一个是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当家,一个是传统重化工“独大”。
一个是改革开放前沿,一个有点保守求稳……
这样两座城市,有啥可比的?
今年,对标深圳成了淄博一个大事件。4月16日,淄博推出《淄博市实施“一号改革工程”对标学习深圳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时,有人心存疑虑,有人畏难发愁,有人脑门上写着问号:深圳有那么多国家政策支持,有那么多先行先试,我们能学吗?怎么对标?
随后的几件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很多人都有过因为忘记带身份证而陷入尴尬的经历。在淄博,这样的尴尬将不会出现,因为这座城市通过对标,在全省率先将“电子身份证”正式应用于政务服务领域。通过这一创新举措,群众仅凭电子身份证就可以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业务,省时省力又省心,实现了居民身份证电子信息“全场景应用”的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淄博跟深圳差距很大,不好对标,但是大家逐条梳理发现,很多深圳能做到的,淄博也能做到。”淄博市发改委党组成员范继英在对标深圳过程中,脑筋转了弯。
一路对标一路干。大家在对标中发现,深圳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大有学头、大有“对”头、大有干头。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脑筋转过了弯,思想有了新境界,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干起来劲头不一样,效果更不一样。
总投资153亿元的吉利新能源多功能高端商用车项目,从今年1月28日(正月初四)进场展开前期工作,到8月28日首款皮卡车下线,不仅创造了“190天的项目建设新标杆”,还创造了吉利集团项目建设历史上的新纪录。通过“对标”改善营商环境,成为推动项目建设的重要引擎。正如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王召兴所说:“淄博的营商环境可以与江浙媲美。”
7月25日设立的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将分两期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吨的尼龙66新材料产业基地,也是一个百亿级别的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首次实现拥有自主产权技术的己二腈国产化。为了这一项目的尽快落地,淄博市政务服务中心发改窗口于7月31日开启“极速模式”,仅用一个小时就为该公司尼龙新材料己二腈项目办好了备案手续。
从不敢对标到积极对标,从不可能到可能,淄博党员干部在“对标”深圳中打开了眼界,也有了深圳人那种“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闯”,就是摆脱对老工业城市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拿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开拓精神,在摸索总结中以“淄博速度”“淄博效率”“淄博服务”闯出淄博模式。深圳用40年的时间创下了约1000个“国内第一”;淄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催生出多个全省全国“第一”“唯一”。
“创”,就是冲着问题去,拿出解决问题的改革措施,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靠改革走出新常态下的新路子。淄博人不仅开始摆脱对旧有发展模式的依赖,还通过聚力培育新经济市场主体,找到了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活力的共识路径。
“干”,就是让“一号改革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既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又要有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具体到工作上,就是做好做足“比、学、赶、超”四篇文章。
淄博干部之变,直接带来发展方向之变,淄博产业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时尚。
9月17日,2020中国氢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在淄博召开。与此同时,今年全国首只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基金落户淄博,规模达325亿元。该基金已与东岳集团多次对接,参与东岳集团氢能系列项目。
10月18日,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发布《淄博市2020年瞪羚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淄博121家企业跻身独角兽、瞪羚企业。当日的新经济发展大会上,83个企业、单位和个人成为首批淄博城市发展合伙人。
10月20日,淄博市领导年内第四次奔赴上海市,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接洽谈、“双招双引”活动,诚心吸纳新资源,并不断展示出这座城市的新魅力与新气象。而在此之前,淄博青岛啤酒节、陶瓷博览会、齐文化节、麦田音乐节等热门活动相继亮相,给淄博冠以“时尚”之名。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正越来越活跃于大众视线。
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正在淄博这片古老土地上育种发芽,展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淄博经济运行的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发生深刻变化,淄博发展在对标深圳过程中迈入新境界。
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
新淄博正以冲锋者的姿态吹响前进的号角,召集更多真抓实干的奋进者、敢闯敢试的开拓者、攻坚克难的搏击者、坚忍不拔的创新者,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为淄博的凤凰涅槃、加速崛起唱响“一号”变奏曲。(王继洋 孙秀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