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之光丨聚乐村,见证“国共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

齐点淄博 2021-06-09 15:06:01 阅读量:

2021-06-09 15:06:01


1925年2月中旬的一天,位于博山西冶叠道街北首的聚乐村院内,红灯高挂,宾朋满座。

“为孙中山先生北上呼号,反对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推翻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号召各界联合起来,努力拥护国民会议召开……”一位年轻人生动有力的演讲被周围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不时打断。

这位年轻人,就是被后人称之为齐鲁大地“播火者”的王尽美。这次会议,宣布了淄博国民会议促成会的成立,通过了《宣言》和致孙中山、段祺瑞以及各省法团的通电。

一次历史性会议,缘何会在当地一家饭庄召开?这还要从共产党人王尽美与博山商会会长、前清进士张焕宸这次成功的“合作”实践说起。

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应北方直系将领冯玉祥电邀,由广州北上“共商国是”。中共中央支持孙中山北上,并于11月19日发表时局主张,号召各界要积极促成国民会议的召开,建立临时国民政府,挽救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危机。

12月下旬,正处于国共合作日益紧密时期,孙中山先生于北上途中,在天津接见了国民党山东党部负责人王乐平、中共山东党组织负责人王尽美等,委任他们为国民会议特派宣传员,负责在山东发动群众,开展促成国民会议运动。王尽美等人返鲁后,在济南筹备成立了山东国民会议促成会,后又着手指导成立青州和淄博国民会议促成会。

此前几年,王尽美曾经先后三次来到淄博,下过矿井、进过车间、看过工友住所,深入工人中间宣传先进革命理念。后来,很多机工、矿工、学徒工正是通过这位“耳朵大,长方脸,细高挑”的儒雅书生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知道了有一支为穷苦人翻身求解放而矢志不渝奋斗的革命队伍。

1925年2月,王尽美再次来到淄博。这成为他最后一次来这里“播火”,也为淄博红色历史画卷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

在当时的博山,清光绪癸卯科进士、商会会长张焕宸曾干过直隶肥乡县、昌黎县知县,是最有势力的乡绅。商会,虽是民间自治组织,但上达官厅贵人,下联商号场矿,由炉、窑、炭、铁、药、鱼、酒、布、银钱、杂货、皮毛等11个同业公会,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号召力。

王尽美认识到,做好张焕宸和商会的工作,充分发挥商会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抓住了推动促成会工作的关键。他先与国民党博山县党部负责人、执行委员贾慕谊、蒋敦鲁等接洽商妥,又来到位于山城繁华路段的大街财神庙,与张焕宸亲自协商,议定在县商会设立“淄博国民会议促成会筹备处”。

与此同时,王尽美不顾自己肺结核咯血病情,抽空深入博山东北郊的安上村沙子顶煤井,找矿工谈话、演讲,建立联络交通站,开展党的工作,播撒革命火种。

在博山县党部和县商会的积极配合下,王尽美领导的筹备工作顺利开展起来。2月中旬,博山县11个行业公会的董事、会长及文化、教育、医务界的知名人士和老同盟会员40余人,在名噪一时的聚乐村饭庄集会。

聚乐村饭店,这家创办于1919年,由张焕宸倡议并题写匾额的饭庄,以鲁菜特色风味享誉省内外,带动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四四席”套餐制。王尽美这次博山之行,在中共党史出版社近年出版的《中共鲁中地方史》评价为:“是鲁中地区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精诚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也为知名饭店聚乐村留下了一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地方爱国人士共商国是的历史佳话。

一粒粒种子播撒在这片火热土地,百年间,生出根脉,开出繁花,结出累累硕果,终于成就了革命者心中染万山红遍的夙愿。

“尽善尽美唯解放。”在后人眼中,王尽美是永远年轻的革命者,仿佛这周围的群山,依旧矗立在那里,遥望着星火千秋。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