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淄博——桓台县果里镇徐斜村
9月16日,“黄河入海”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淄博。第二站来到桓台县果里镇徐斜村。
徐斜村位于桓台县果里镇西北部,东临鸿嘉星城,西临猪龙河。村内现有居民415户,1230人,其中,党员66名,村民代表40名,村“两委”成员5人。2020年,徐斜村“党建+网格”积分制管理工作受到省委书记刘家义、副书记杨东奇、市委书记江敦涛批示,并荣获2020年度桓台县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特等奖。2021年,推行“一网三联、信用赋能”乡村治理模式,通过引入“新变量”,催生“新场景”,创造“新可能”,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打造乡村治理的“徐斜模式”。
徐斜村以阵地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村党组织服务能力,加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徐斜村按照“五有”标准,对村级党组织生活阵地进行重新修缮,让党员有家的感觉。同时,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践承诺、做表率”活动,结合村情实际设定“党务工作岗”“村情民意调查岗”“治安防范巡查岗”“民事纠纷调解岗”“扶贫帮困岗”“精神文明宣传岗”等10多个不同岗位,全村66名党员均定岗定责,党员“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成为常态,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建立“学习—汇报—讨论—解答”的四步会议流程,按照“书记带头对党的知识、重要文件、系列会议讲话精神进行领学;村两委成员分别就分管的村务工作及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汇报;参会党员进行充分讨论、自由发言;村两委对会上反映的问题进行解答”的流程依序进行。
徐斜村打破原有生产队界限,以“地域相连、居住相邻、户数相近”为基础,划分为4个网格,建立了网格长、副网格长、网格员和村民的“四级网格”体系。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全面负责网格内事务;4名党小组长担任副网格长,负责协助网格长工作、传达上级政策、组织志愿服务、收集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等;由具有履职尽责能力的党员担任网格员,村民代表协助网格员开展工作,每名网格员平均联系10户村民,负责组织联系户活动、传达村委会议内容和上级精神、收集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等,并负责做好村委要求的各项工作。
徐斜村党支部紧扣“全、细、严、硬”四字,制定《党员积分制考核办法》,将参加组织生活、志愿服务、发挥模范作用等纳入考核范围,通过“一月一考核、一年一评优”的形式,用“小积分”管好“大队伍”;同时将入党积极分子也纳入考核范围内,积分作为发展党员的最重要依据。二是以点带面,全村推进。结合《桓台县社会成员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在全村推行“村民积分+网格”,制定《“模范带动,争做红旗小组”管理办法》,实行“1+N”考核制度(“1”为村规民约,“N”为助力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整治、矛盾纠纷化解、参加志愿服务等上级部署、村内安排的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每季度评出三个红旗小组,村集体拿出专项资金对红旗小组进行奖励,奖励由网格小组按人分配,同时,积分可以在本村爱心超市兑换物品。积分情况也作为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等各种评优工作的重要依据。
徐斜村推行“一网三联、信用赋能”乡村治理模式破解了“活动组织难、作用发挥难、准确评价难”的三难问题,实现了“党支部强起来,党员带起来,群众动起来”的制度效果。
一是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通过推行积分制,“三会一课”、民主评议、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二是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凸显。积分制的实施,推动了党员队伍从定性式管理向定量式管理,从年终一次性评价向过程式管控的转变,有效调动了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员“比学赶超”意识明显增强。通过积分量化,用数据给每名党员精准画像,村内66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一览无余、明确可见。
三是农民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网三联、信用赋能”乡村治理模式通过“以奖促治”实现了“全员参与”,网住了人心、积出了活力,村庄治理由原来的村干部“唱独角戏”转向群众“跳集体舞”,重点工作完成效果明显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更加有效,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的良性治理。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带来的是村风村貌的大提升,2017年以来徐斜村先后获得省级“森林村居”、市级“文明村”、市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四是村“两委”成员的公信力、号召力进一步提升。“一网三联、信用赋能”模式的实施突出了制度治理优势,用制度管事、用积分说话,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传统治理主要依靠人治所带来的“得罪人”的困境,并且这一模式公开公平公正地执行,进一步提升了村“两委”成员的公信力和号召力,村内的各项工作推进起来变得顺风顺水,村内各项重点工作都走在了全镇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