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睡个好觉 未来遇见美好———精神卫生首席专家谈睡眠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睡眠可以恢复精神,缓解疲劳。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布《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报告指出,过去十年,国人的入睡时间平均晚了2小时,起床时间也晚了37分钟,这是不是说明国人变懒了呢,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睡眠平均时长也从8.5小时缩减到7.06小时,十年缩水1.5小时,仅35%的国人睡够8小时,其中,新手妈妈、学生、职场人士的睡眠问题尤为突出,睡眠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睡眠有哪些不良因素?一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近些年,随着移动手机的普及,很多人生活都离不开手机,上厕所要带手机,睡觉前要看手机,出门必须带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睡觉前不看手机睡不着,所以我们的睡眠时间也一再被压缩;二是来自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三是对健康睡眠的不良认知,包括对睡眠时间的认知偏差、对失眠后果的认知偏差、对治疗失眠药物的认知偏差、对梦的认知偏差、对失眠效果的认知偏差等等;四是睡眠时间被挤占,工作或学习时长挤占睡眠的问题在许多群体也非常突出;五是高危人群,学生、女性、更年期以及老年人更是睡眠障碍的高发人群;六是疾病原因,其中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就是打呼噜和睡眠呼吸暂停,如果自己睡眠,打呼噜别人听不见,发生呼吸暂停也不知道,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
睡眠是否很重要?睡眠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休息过程,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人脑在一天当中产生的所有垃圾都是在睡眠过程当中清除的。如果这些垃圾不及时清除,那么换各种痴呆疾病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另外,我们各种突变的细胞,也就是说身体内有可能形成恶性肿瘤的细胞,也是在睡眠过程中清除的。长期熬夜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内分泌紊乱、脏器功能减弱、皮肤问题、抵抗力下降、视力下降,焦虑抑郁、罹患阿尔茨海默病概率增加等等。所以说,睡眠不仅仅是我们健康的支持,更是我们生命的支持。
如何判断自己睡得好不好?很多人都会受到睡眠问题的困扰,这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高。其实睡眠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老年人也会转化为片段化睡眠,更年期一觉很少能够维持五个小时以上。建议大家应该在晚上10-11点睡觉,最晚不要超过12点睡觉,睡眠时间最好维持在7-8小时,睡醒以后精神状态饱满,就说明睡眠是健康的。
怎样才能做到科学睡眠?为了缓解失眠带来的痛苦,不少人也尝试各种办法帮助睡眠,市场上的助眠产品更是数不胜数,大都无济于事。也有不少年轻人认为晚上熬夜不要紧,白天补一觉就行了,如果没睡够,到底能补得回来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后面追加的睡眠会对身体、对代谢、对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当前玩儿手机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罪魁祸首。睡前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大脑释放褪黑素,使人入睡困难,还会造成睡眠质量下降。因此,要想有个好睡眠,不妨睡前提前一个小时放下手机。中国人睡眠时间减少了,这十年,恰恰也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十年。走向移动端的互联网,在丰富和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催生了许多需要熬夜的职业,制造了许多让我们熬夜的需求。改善睡眠,就要从科学使用互联网、规范互联网行业入手。人的身体不是计算机,不可能迭代升级,无限扩容,上网时间要有规划,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同时,互联网行业要持续良性发展,就得形成有利于用户心身健康的行业规范,减少对用户睡眠时间的干扰,比如减少非必要的夜间信息推送等等。另外,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睡眠理念、健康睡眠文化等等,都对健康睡眠尤为重要。
呼吁每个人作为自己睡眠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睡眠健康从自我管理、正确认知、科学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做起。今天睡个好觉,未来才有机会遇见更多美好。
【任清涛简介: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山东省重点学科及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淄博市首届医疗卫生“首席专家”,淄博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淄博名医。山东积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淄博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淄博市新冠肺炎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及《精神医学杂志》常务编委,有6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专业领域:精神卫生、临床心理与应用心理。通过系统心理评估、心理技术整合及精神药物研究,综合干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及精神障碍,尤其对睡眠障碍的机制研究和心理治疗有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