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点述评:全省第一!这项高含金量评选,淄博赢得有深意
8月5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式公布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获评人员名单,淄博孙云毅、李慧同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国内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荣誉,每五年评选一次。本次评比,全国共有108人获评,山东省3人,淄博获评人数全省第一。
淄博为什么再一次惊艳亮相?人们需要在一个更为开阔的视域里,进行多个维度的观察,方能读懂工艺美术大师涌现的深层原因。
历史积淀成就了深厚的文化滋养
孙云毅、李慧同各有其不同的艺术成就,但他们却有共同的身份,都是琉璃文化的传承者。孙云毅以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闻名,李慧同则精于琉璃内画艺术。琉光璃彩,正是淄博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1982年,在博山大街百货大楼基建工地发现的元末明初琉璃炉作坊遗址, 是国内已发现的最早的古琉璃窑炉遗址。明洪武年间,内宫监在博山设“外厂”,为宫廷生产“青帘、佩饰”等琉璃贡品。清雍正即位后,在圆明园新建琉璃厂,匠师主要来自博山。乾隆时期,来自博山的琉璃匠师共同铸就了清代乃至中国古代玻璃艺术成就最辉煌的时代。咸丰年间,琉璃业进一步兴盛,博山出现了专销琉璃的料货庄。同治年间,博山形成以西冶街为主的琉璃业生产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琉璃之乡”。1904年,中德合资的博山玻璃公司成立,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平板玻璃生产企业,中国烧造现代平板玻璃的历史就此发端。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西冶街成立了炉业料器供销生产合作社。1964年,博山美术琉璃厂成立,汇集了琉璃行业各类工艺的老艺人,这也是当时全国唯一一家美术琉璃厂。彼时,琉璃产品已远销东南亚地区和美、日等国,声名远扬。
悠久历史的传承,积淀下了琉璃深厚的文化底蕴。至今,琉璃仍然在淄博特色传统产业——陶琉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单是博山一地,琉璃生产及配套企业已达200多家,花色品种过万,是中国最大的琉璃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选为“中国日用玻璃和琉璃工艺品出口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从琉璃这一扇窗口,足以让人看到淄博的文化土壤厚重与产业基础扎实,这是工艺美术大师能够涌现的根本。在全国传统手工艺的11个大类中,淄博占得7席,在全部近千个小项中,淄博有百余个活跃品种。目前,全市已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8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8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2人、中国玻璃艺术大师19人、中国内画艺术大师22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133人。
文化赋能让传统焕发出时代光彩
淄博不断涌现工艺美术行业大师,离不开这座城市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的持久努力。回望来路,淄博一直在奋力带动陶琉等地域文化创新发展,让文化建设结出新硕果。展望前路,淄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深化文化赋能,打造文化繁荣的现代化新淄博”的发展路径,明确要求延展城市历史文脉,深度开发陶琉文化等地域文化,推动淄博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发展,首在得人。从培养专业人才的视角,可见这座城市所倾注的心血。6月10日,第三届淄博市工艺美术大师颁证仪式暨第四届中国(淄博)陶琉创意设计大赛、第四届“茅台杯”中国(淄博)工艺美术(陶琉)创意设计大赛方案解读会拉开了帷幕。这两项专业赛事的连续举办,不仅极大提升了淄博工艺美术行业影响力,更有力吸引与发掘了行业人才。不仅用赛事等办法加速人才的聚集,“人才金政37条”等新政加持更如春风吹拂。由此选树40家大师工作室,争取扶持资金320万元,为陶琉产业的人才梯队注入了新鲜血液……
昨夜惠风过,今朝花满园。淄博的收获也在这个垒土不辍的过程中日渐丰厚。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鸡油黄、鸡肝石等琉璃艺术品入驻故宫博物院;琉璃内画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领导人;琉璃摆件先后登上了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舞台;“鸡油黄琉璃雕刻泰山瓶”“鸡油黄琉璃雕刻编钟”等琉璃精品作为国家指定用品亮相上合青岛峰会……如今孙云毅、李慧同两位获评工艺美术大师,进一步印证了近年来淄博文化、手造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传统文化正在淄博释放出更夺目的时代光芒,这座城市也越加成为涌现专业人才的沃土。
匠心筑梦让艺术追求攀上高峰
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良的城市发展环境,为淄博涌现人才打造了良好生态。从这个坚实的舞台出发,最终走进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殿堂,更与自身的艺术追求息息相关。纵观淄博走出的一位位大师,他们是淄博手作的传承者、是传统技艺的守望者,更无一例外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孙云毅、李慧同正是其中的代表。
孙云毅钻研的鸡油黄琉璃,自古以来就有“十缸九不成”之说。几十种原材料配置配比,一种原材料出现问题,或者窑炉稍有差池,烧出的琉璃就神魂不对。因其难,才越见匠心。孙云毅数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传统资料,不断地实验配方,完善工艺。苦心人天不负,日积月累的求索之功终成突破,他成功改良了技术和配方,解决了“十缸九不成”的难题。有所成就,却未变孙云毅求真守诚的匠心。每年他要砸掉价值近200万元的鸡油黄瓶次品,即使是肉眼难辨的颜色稍有偏差,或者一丝丝气泡,也要坚决毁掉,以保证品质。由此,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每一件鸡油黄瓶都是成色极好、瓶型极佳、没有丝毫瑕疵。匠心塑造了鸡油黄的灵魂。
李慧同专注的琉璃内画,是用笔在方寸之间勾勒大千世界,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挑战压力,就连脉搏传到笔端都会导致图画出现瑕疵。李慧同又是一位“听不见”的工匠,在几乎无声的世界里创作,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单是将探入瓶口的笔尖稳下来,李慧同练成这个功夫就足足用了三年。苦功夫下足,才成就了李慧同的卓越水准。如今,他的一支妙笔,可将极具美感的广阔天地在方寸之间淋漓展现。
孙云毅、李慧同身上的光芒,是整个专业群体执着于工匠精神的缩影。每一位大师的背后,都站立着日复一日为事业坚守的淄博工艺美术群体。岁月往复,匠心筑梦,他们撑起了淄博工艺美术行业的雄厚实力,也成就了淄博手造人才的全省领先地位。
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文化赋能的城市生态、不懈追求的工匠群体……这些要素的汇聚,成就了一位位工艺美术大师的脱颖而出,更让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诸多淄博手造乘势出圈。涌现更优秀的人才、搭建更宽广的舞台、奔赴更美好的前景,人们正期待着淄博手造的精彩新篇。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