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生辉!永不磨灭的焦裕禄精神
讲解员梁艳向参观者介绍焦裕禄的事迹。
焦裕禄同志耳闻目睹同胞们一个个被打死、毒死,他与工友们团结起来与日寇进行巧妙、勇敢的抗争,1943年秋,终于逃出虎口。
在拥有百年开采历史、亚洲第一大露天矿坑的西露天矿的西南方向,矗立着抚顺煤矿博物馆。这里展示了抚顺煤矿发展的百年历史,也记录着在党的领导下革命的火种如何在煤矿工人中播撒而终成燎原之势的那段风云岁月。
走进抚顺煤矿博物馆,在1943年的展板上,一张坚毅的面容、一个光辉的名字,总会吸引参观者驻足良久。这个名字就是焦裕禄。
黑暗的地下孕育革命的火种
“焦裕禄同志曾于1943年被日本侵略者抓到抚顺大山坑煤窑做苦工。在日本鬼子、汉奸的刺刀和皮鞭的威逼下,他每天都要在煤窑里干上十几个小时的苦工……”煤矿博物馆讲解员梁艳的动情讲述,让记者的思绪随之穿越到了那个苦难深重的年代。
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北崮山村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博山,不断外出“扫荡”、烧杀抢掠。当地老百姓被逼得没活路,就自发组织起来抗日。
1942年,日寇在博山进行又一轮疯狂“扫荡”。焦裕禄被捕,他与邻近3个村被抓的百姓一起,被押送到博山县城西二台街赵家后门的日本宪兵队。在那里,焦裕禄经受了酷刑拷打。之后,他又和其他被抓的男女老少一起,被送到李家庙关了起来。1943年1月,焦裕禄又被日寇转送到张店宪兵队,在这里被关了一个月后又被送到张店伪救国训练所,半个月后他被送到了抚顺大山坑煤窑。
张店伪救国训练所,又称“劳工教习所”,是日寇在关内设置的各种集中营之一。为了满足在东北疯狂掠夺资源的需要,日寇将在“扫荡”和作战中俘获的战俘、抗日人员和部分普通百姓集中到各个集中营,成批地押运到抚顺、阜新等地,充作“特殊工人”挖煤。焦裕禄就这样被押送到抚顺大山坑煤窑(即新中国成立后抚顺四大矿之一的胜利矿)。
日寇在抚顺煤矿一直实行的是“人肉开采”政策。从1905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抚顺矿工伤亡高达20万人以上。像焦裕禄这样被日寇抓来的“特殊工人”,总数约有4万人,到抗战胜利时仅剩下不到8000人,除逃跑者外,绝大多数都被折磨致死。
被押送到抚顺煤矿的“特殊工人”都是集中管理,几十人睡在一个工棚里,居住地周围设有电网或铁丝网,上下井有武装人员押送,每天被迫劳动十几个小时以上,伤病死亡的就被直接扔到“万人坑”里埋掉。
日本侵略者对“特殊工人”的残酷压榨和折磨,让他们时刻遭受着死亡的威胁。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和焦裕禄一批被送来当苦力的20余人中,仅有3人还活着。
惨无人道的奴役与无时不在的死亡威胁,没有压垮焦裕禄的脊梁,更无法摧毁他的意志,他始终将母亲的教诲记在心中,“人到啥时候都不能塌了脊梁骨”。焦裕禄冷静地观察,耐心地等待,寻找着逃跑的机会。机缘之下,他辗转联系上一位姓郑的、在消防队工作的老乡。在找机会逃出煤窑后,焦裕禄跑到这位老乡家中。这位老乡不仅收留了焦裕禄,还帮着他找到了一份扫马路的临时工作。两个月后,焦裕禄挣下了回家的路费,又通过“郑老乡”的帮忙买了火车票,从沈阳坐火车返回了家乡。
在抚顺,在那个时代,备受压迫和剥削的煤矿工人是最具斗争精神和反抗意识的群体。从1937年起,大批“特殊工人”被陆续转移到抚顺煤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有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的经历,都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一定的斗争经验。他们自发成立了党支部、党小组,带领煤矿工人顽强抗争、坚持抗日,在黑暗的地下静静地积蓄着可以照亮未来的火种和力量。
从抚顺大山坑煤窑做苦力到机智地逃出魔掌,再到在老乡家躲藏,到最终乘上返乡的火车,焦裕禄在抚顺度过了饱受折磨的6个多月。这段苦难的经历,锤炼了他的意志,也将革命的火种深植于他的心中。
铆足党员心中的“三股劲”
焦裕禄在抚顺停留的时间是短暂的,但他带给抚顺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每次讲解,焦裕禄都是必讲的内容。”自2011年煤矿博物馆开馆起就担任讲解员的梁艳告诉记者,很多抚顺人对焦裕禄的名字和事迹早已耳熟能详,但对焦裕禄在抚顺的经历却很少了解。每年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者听到她讲起焦裕禄在抚顺煤矿的经历后,都会很惊奇,也会觉得更亲切,一下子拉近了与这位英烈的历史距离。现在,煤矿博物馆已成为弘扬、传承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平台。
多年以来,传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得到了抚顺历届市委的重视。持续开展的对标学习活动,不断铆足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的“三股劲”,让党员干部成为转型发展的先锋队、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社会治理的生力军。
新时代“三向培养”工程、驻村扶贫工作队、驻社区(村)第一书记……让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走入到群众中去,学习焦裕禄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在实践中摸索发展的道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场上,学习焦裕禄“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实干苦干巧干。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中,学习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用心倾听群众的呼声,用情办好为民实事。在作风建设的自省磨砺中,学习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在疫情防控的战线上,党旗所向就是冲锋的方向,广大党员干部以志愿者的身份下沉防控一线,24小时轮班值守,守好“外防输入”关口,筑牢安全防线。
疾风知劲草。历经岁月的洗礼,焦裕禄精神始终熠熠生辉,在抚顺薪火相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两种精神融入城市血脉
上世纪六十年代,正当焦裕禄同志在兰考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时候,与焦裕禄同样信念坚定、忠诚于党、甘于奉献的雷锋,也如焦裕禄一样被刻入了抚顺的历史印记中。至今,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在抚顺大地交相辉映,为城市提供着丰厚的精神滋养,正转化为每个抚顺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全国学雷锋活动的策源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抚顺始终坚持把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具有特色的学焦裕禄、学雷锋实践活动,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运行体系。比如,在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岗位学雷锋、领航实好干”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以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把“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作为德育特色融入课堂教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中,设计搭建弘扬焦裕禄精神、弘扬雷锋精神的活动载体,推动焦裕禄精神与雷锋精神进课堂、进展馆;在各县区广泛开展“争做雷锋式党员,争创服务型党组织”等一系列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主题实践活动。在这些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弘扬焦裕禄精神也始终被倡导、被强调。“做党的好干部”“做人民的勤务员”“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抚顺从未停留在口号里、纸面上,而是落在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中。
从2006年开始,抚顺启动了“百姓雷锋”评选活动,至今已评出“百姓雷锋”年度人物165名、“百姓雷锋”优秀团队50个,其中不乏焦裕禄式的基层党员干部。比如,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药王”徐等一,辽宁省青年致富带头人庄忠明等一心一意带领村民致富创业的基层党员干部,为流浪走失人员送上家的温暖的清原满族自治县救助管理站站长韩媛媛等一批优秀公务员,均获得了“百姓雷锋”称号。他们是传承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的杰出代表。
时代的洪流奔涌向前,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始终熠熠生辉。
来源:博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