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竟然藏有这样一件国宝!99%的淄博人还不知道……

齐点淄博 2024-08-22 17:44:40 阅读量:

2024-08-22 17:44:40

这个暑期,

全国各大博物馆纷纷爆满,

文博方向的旅行

无疑成为了时下热门的选择。

可是你知道吗?

就在咱们淄博,就有一个

国家一级文物

被国家列入64件文物永久不能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它就藏在

淄博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之一的

淄博市博物馆

今天,就一起去淄博市博物馆

见识一下绝美的镇馆之宝吧!


图片


淄博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西汉矩形五钮龙纹铜镜,2023年被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报道后,立即刷屏!


图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在古代,铜镜是常见的生活用具。淄博市博物馆这面“西汉矩形五钮龙纹铜镜”,是目前我国出土面积最大、最重的铜镜。它厚1.2厘米、重56.5千克,它又薄又重,堪称“中华第一铜镜”,属国家一级文物。铜镜出土于西汉初期齐王墓陪葬坑,铜镜背面主体饰浅浮雕龙纹图案,四周边缘饰半圆形连弧纹。龙身蜷曲,张嘴吐舌,栩栩如生,线条自然流畅,生动活泼。


图片


出土时,铜镜的正面和背面均带有少许绿色铜锈,并且已经断为三截。铜镜正面光滑平整,虽经历两千多年,局部仍光亮可鉴。铜镜背面主体饰浅浮雕龙纹图案,花纹凸起0.1厘米,四周边缘饰半圆形连弧纹。在铜镜背面的四角和中间有五个环形弦纹钮,钮长5厘米、宽3.5厘米、高3.2厘米,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由于铜镜体量巨大,使用时可能需要用柱子和底座加以支撑,因此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是为了与柱子和底座固定而铸。


通过对铜镜形体、纹饰、制作工艺等特点的分析,结合战国秦汉时期齐国都城临淄发达的铜镜制造业情况,推断这面铜镜是西汉初期由齐国制造并由齐王室使用的。


 这面铜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形体巨大。从目前所见的历史著述和出土资料来看,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面积最大、最重的铜镜,堪称“中华第一铜镜”。

图片

△示意图


二是器形独特。在我国的出土铜镜中,圆形铜镜数量最多,方形铜镜数量较少,而矩形铜镜更是少之又少,实属铜镜中的珍品。

图片

三是纹饰精美。铜镜背面的龙纹图案,龙身蜷曲,张嘴吐舌,栩栩如生,线条自然流畅,极为生动活泼。龙纹是战国中晚期到西汉早期的流行纹饰,此镜对龙形纹饰进行了改造,并将龙纹适度拉长,与长方形镜体相得益彰,可谓匠心独运,反映了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


四是工艺精湛。这面铜镜的面积近0.7平方米,而厚度仅1厘米多,在没有现代机械工具的帮助下,其制作难度可想而知。因为当时流行圆形镜,这种方形铜镜在当时属于异形。圆形铜镜铸造工艺的规律性相对较强,但是异形铜镜较之常见形状的铸造工艺难度更大,往往需要依赖工匠们丰富的铸造经验和超强的工艺水平。该铜镜的出土,充分证明了秦汉时期我国铜镜制造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它也是汉初齐国手工业高度发达的实物见证。


如此气势宏伟、纹饰精美、铸造技艺精湛的方形铜镜,显示出了汉代齐国泱泱大国的风范,被国家列入64件文物永久不能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图片


除了这件镇馆之宝,淄博市博物馆还有战国青铜鸟柄灯、西汉鎏金铜熏炉等50件(套)国家一级文物,99件(套)国家二级文物,共有馆藏文物25197件(套)。馆藏文物中以西汉齐王墓和战国商王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最具代表性,从鼎、编钟到珮、环……穿越千年的文物,带你聆听历史的回响。

图片

战国青铜鸟柄灯


图片

西汉·鎏金铜香炉


来源:文旅淄博、淄博市博物馆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