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淄博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齐点淄博 2025-01-18 11:02:46 阅读量:

2025-01-18 11:02:46

关于淄博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5年1月11日在淄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郑良宪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4800亿元以上。预计530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8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104.1%、100%。总投资221.6亿元的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左右。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1.4亿元,同比增长4.1%。预计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8335.73亿元,同比增长10.52%,贷款余额5711.31亿元,同比增长8.36%。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6.5万户,实有各类经营主体65万户。

(二)动能转换加力提速。持续优化创新平台体系,省重点实验室达到17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55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超过1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到256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3.6%。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9.07件。实施省技术改造导向目录项目82个、市重点技改项目352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8%。预计“四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9%。全市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96%,我市智能算力规模居全省第1位。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142个服务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04.5%。中外运齐鲁物流获评国家5A级物流企业。

(三)发展活力有效释放。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等10项改革做法获国家层面肯定,“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等次。推行“租赁土地项目建设手续一类事”改革,盘活闲置土地960亩,节约用地成本3亿元。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招投标全流程数字见证方式”列入省招投标领域揭榜挂帅事项。推进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交易规模和镇村交易覆盖面均居全省首位。14个都市圈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2.18亿元。

(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临临高速淄博段全线通车,全市高速路通车里程达到435.9公里。“两轴三区、四纵五横、七库多线”的全市水网总体格局基本成形,小清河复航工程(淄博段)全面建设完成。80个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5亿元。103个全域公园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完工,开放共享公园47.35公顷、草坪15.52公顷。全市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70个文旅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26.36%,周村古商城成功创建全市首家国家5A级景区,马踏湖湿地公园、红叶柿岩获评国家4A级景区。全市81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2894.6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8.15亿元。

(五)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全年粮食生产实现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在全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实施数字农业重点项目38个,新改建农村公路265公里,改造农村危房269户、农村旱厕236户,76个省定农村污水治理任务完工率达到100%。铺设供水管道393公里,农村规模化供水率提高到90%。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各级衔接资金2.86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和小型基础设施类项目97个,脱贫人口就业稳定在1.86万人。

(六)生态建设稳步改善。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38天,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指数4.5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370万千瓦,同比增长39%。全市新增充电桩1.16万个,建成中心城区“5分钟充电圈”,镇公共充电站实现全覆盖。纳入省规划的8个高效背压机组项目有序推进,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33条,河湖长制工作再次获得省级督查激励。完成荒山绿化1.3万亩,修复历史遗留矿山16处,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平方公里。

(七)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发放“齐岗贷”11.3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21所,创建省级特色高中4所、省级学科基地4所。建成医共体15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8家、社区医院35家、中心村卫生室225个,改造提升薄弱村卫生室530个。优化提升“5+N”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3处,博物馆数量达95家。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市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能耗强度按省激励性目标安排。

三、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坚持扩内需稳外贸,在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上实现新提升。扎实推进总投资5620亿元的532个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鑫泰石化延链提升、天辰齐翔己二腈二期等过百亿元项目建设,省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230亿元以上。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力争新引进过亿元项目430个,到位省外资金700亿元以上。激发消费潜能,力争全年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400场以上。高质量建设齐鲁(柬埔寨)经济特区,力争年内园区累计投资达10亿美元。

(二)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提升。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5家,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00项以上,力争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30件以上。新培养高技能人才8000人以上,培训产业工人10万人次。出台支持固态锂电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氢能、储能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编制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120个左右,完成年度投资150亿元以上。深化黄河流域绿色物流一体化先行区联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绿色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10个,建设桓台、沂源省级数字农业发展县。

(三)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在激发区域发展动能活力上实现新提升。创新推出“一件事”特色场景10个以上,确保营商环境持续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市属国有企业出资监管体制。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协同联动监管机制。实施滨淄黄河大桥等重点项目,加快经十路东延工程(淄博段)等重点项目建设。编制好全市“十五五”规划纲要。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力争更多区县争先进位。

(四)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在提升城市能级激发城乡发展活力上实现新提升。完成高青至商河高速公路淄博段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45公里、路面状况改善720公里。全市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90%。策划实施“诸子在齐”等学术建设展示项目,实施文旅重点项目50个以上。新建省级和美乡村12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4个,省市县三级联创乡村振兴片区达100个以上。深化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推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增收致富。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上实现新提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稳定达标。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力争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500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00万千瓦左右。严格落实“四水四定”,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15%、11%。修复历史遗留矿山19处,治理和改善水土流失面积70平方公里,力争水土保持率达到78.61%。

(六)坚持增进民生福祉,在守好高质量发展底线红线上实现新提升。举办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招聘活动365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新引进专科以上高校毕业生4万人以上。新改扩建中小学5所、幼儿园3所,支持山东理工大学“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8家中医特色卫生院、50个中医专家基层工作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有标准化中医科比例达到85%以上。打造智慧养老院2处以上,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个以上。新改建100处“5+N”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博物馆数量达到100家。统筹抓好粮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能源供给、地方债务管理、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0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

齐点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