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网络文明 争当中国好网民
现如今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当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网络垃圾”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正一步步向我们袭来,为营造健康、文明的互联网环境,我们应当争做网络“达”人,修身兼“安”天下。
注重网络言行,做文明交流的参与者
在网络社交平台、新闻评论区等互动场景中,保持理性克制至关重要。面对与自己观点相悖的言论,拒绝人身攻击、恶意谩骂、地域歧视等不文明行为。以热门事件讨论为例,曾有网友因观点不合对他人进行辱骂,引发大规模网络骂战,损害了网络环境。我们应尊重他人观点,用 “您的看法很有启发,但我认为……” 等友善措辞表达不同意见,避免情绪化发言引发冲突。此外,要坚决抵制网络水军、恶意营销号带节奏的行为,不盲目跟风转发未经证实的负面信息,对网络暴力说 “不”。
弘扬网络正气,做清朗空间的建设者
主动传播积极向上的内容,是我们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可以分享非遗文化传承故事、科技创新成果、基层工作者的感人瞬间等优秀内容,为网络注入正能量。积极参与网络公益项目,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当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时,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舆论。同时,对发现的低俗内容、虚假广告等不良信息,及时通过平台“举报”按钮或官方渠道反馈。例如,短视频平台上存在宣扬过度消费的内容,及时举报能有效遏制不良风气蔓延,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规范网络行为,做安全用网的践行者
要规范网络行为习惯,要注重日常行为防护,注重操作使用细节。一是谨慎连接公共WiFi,避免在未加密的公共网络(如商场、机场免费 WiFi)中进行支付、登录账号等操作;二是不随意点击外部链接,不点击陌生短信、邮件中的不明链接;三是警惕下载恶意软件,安装时仔细阅读权限申请。四是学会识别与举报不良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威胁。当遇到钓鱼网站或网页显示低俗内容,宣扬色情、暴力、过度消费的短视频或图文时,要及时辨别。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每个个体、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投身到网络文明建设中去,宣传绿色健康的网络文明。大家作为互联网选手,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维护网络文明,让我们一起携手争当中国好网民,一起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传播网络正能量!